周代的是我國最早的歷法

中國最早的歷法可以追溯到夏朝,當時已經有了一定的天文觀測和記錄。但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完整歷法文獻是商朝的《殷曆》,又稱《殷歷譜》,記載了商朝的天文曆法資料。

周代(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的歷法是在商朝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稱為《周頌》或《周禮》。周代的歷法已經比較完善,採用了陰陽合歷,即結合了太陽曆(陽曆)和月亮曆(陰曆)的特點。周代歷法將一年分為12個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閏年增加一個月,稱為閏月。這種歷法比純粹的月亮曆更加準確地反映了太陽年的實際長度。

周代的歷法對後世的中國歷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其陰陽合歷的制度,成為了後世歷法的基礎。然而,周代歷法並不是最早的歷法,最早的完整歷法文獻應該是商朝的《殷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