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卜勒為何被稱為「第一個天體物理學家與最後一個科學占星家」

克卜勒(Johannes Kepler,1571年12月27日-1630年11月15日)是德國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和物理學家,他對天文學的貢獻巨大,尤其是他提出了三條著名的行星運動定律,這三條定律後來被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所解釋。克卜勒的貢獻不僅限於天文學,他的工作還涉及數學、物理學和光學等領域。

克卜勒被稱為「第一個天體物理學家」是因為他開創了將物理學原理應用於天文學的研究方法。他不再滿足於天文學家們傳統的、純描述性的工作,而是試圖尋找支配天體運動的物理原因。他的行星運動三定律不僅描述了行星的運動,而且揭示了它們運動的規律和原因,這標誌著從純描述性天文學向機械性天文學的轉變,是天體物理學發展的早期里程碑。

另一方面,克卜勒也被稱為「最後一個科學占星家」,這意味著他是最後一位在科學上認真對待占星術的學者。占星術是一門基於天文學的學科,它試圖通過天體的位置和運動來預測人間的未來和事件。在克卜勒的時代,占星術與天文學密切相關,許多天文學家同時也是占星家。克卜勒本人也對占星術感興趣,並且進行了一些占星預測。然而,隨著科學的發展,占星術逐漸失去了其科學基礎,最終被現代科學所摒棄。克卜勒在一定程度上也意識到了占星術的局限性,並且在他的晚年逐漸放棄了對占星術的信賴。

總之,克卜勒在科學上的貢獻使他成為了天體物理學的先驅,而他在占星術上的興趣則反映了當時科學與占星術之間的密切聯繫,因此他被稱為「第一個天體物理學家與最後一個科學占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