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群眾武裝暴動

中國最早的群眾武裝暴動通常被認為是發生在秦朝末年的陳勝吳廣起義,又稱為「大澤鄉起義」。這場起義發生在公元前20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也是秦末民變的開端。

起義的背景是秦朝的暴政和嚴苛的法律,以及秦始皇死後的權力鬥爭導致的政局不穩。陳勝和吳廣是秦朝的農民,他們因為大雨延誤了前往戍守邊疆的期限,按照秦律應該被處死。在絕望之下,他們決定起義反抗秦朝的統治。

陳勝和吳廣在大澤鄉聚集了數百名農民,殺死了押運他們的秦朝官員,然後假借秦始皇長子扶蘇和將軍項燕的名義,號召民眾起義。他們的口號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意思是說王侯將相並不是天生的,任何人都有機會成為統治者。

陳勝吳廣起義雖然最終失敗了,但它標志著秦朝統治的動搖,並引發了連續的起義和戰亂,最終導致了秦朝的滅亡和漢朝的建立。這次起義也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群眾武裝暴動,對後世的農民起義和民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