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使用什麼貨幣

中國最早的貨幣可以追溯到商朝時期(約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當時使用的是貝幣。貝幣是由天然貝殼加工而成的,因為它們稀缺且美觀,所以被用作交換媒介。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他材料如銅、鐵、金、銀等也被用來製造貨幣。

在春秋戰國時期(約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各個諸侯國都有自己的貨幣,形狀和大小各異。例如,齊國使用刀形幣,楚國使用郢爰(金版),秦國使用圓形方孔錢等。

秦朝統一六國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推行了統一的貨幣制度,使用圓形方孔錢作為主要貨幣,這種貨幣形狀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隨著時間的發展,中國的貨幣形式多樣化,包括紙幣、銀錠、銅錢等。其中,紙幣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北宋時期(公元960年-1127年),當時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之一。

總之,中國最早的貨幣是貝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貨幣的形式和材料不斷變化,最終發展成為多樣化的貨幣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