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記載是什麼

"海上絲綢之路"(Maritime Silk Road)的概念源於古代中國與東南亞、南亞、中東和非洲的貿易路線,這些路線主要用於運輸絲綢、香料、瓷器和其他商品。雖然這些海上貿易路線的歷史悠久,但"海上絲綢之路"這個詞並不是古代的術語,而是現代學者為了描述這些古代海上貿易路線而創造的。

最早的相關記載可以追溯到中國的漢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當時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有著頻繁的貿易往來。《漢書》(又稱《前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從漢朝建立到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的歷史。書中記載了漢武帝時期(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的南海貿易,提到了與南海諸國的交往,這可以視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早期雛形。

在《漢書·地理志》中,有這樣的記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略取南越,開置九郡,始開南海上國。」這是指漢武帝時期征服南越(今越南北部)後,開闢了通往南海諸國的道路。這條道路不僅包括陸路,也包括了海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早期形式。

此外,《後漢書》中也有關於東漢時期(公元25年-公元220年)與南海諸國貿易的記載,如「(東漢)永元九年(公元97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來獻。」這是指當時的羅馬帝國(大秦)通過海路與中國進行了外交往來。

這些記載表明,早在公元前的漢朝,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以及更遠的國家就有著海上貿易往來,這些貿易往來為後來的"海上絲綢之路"奠定了基礎。然而,"海上絲綢之路"這個詞本身是現代學者對這些古代貿易路線的總稱,並不是古代的原始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