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突尼西亞詩斐米德人遇到客人來訪時,主人定會把兩條蛇裝在客人的口袋裡,以表示對客人的盛情歡迎之意。這兩條蛇一黑一紅,黑蛇表示友好,紅蛇則表示歡樂。客人不僅不能表示出恐懼和厭惡感,而且還應按當地風俗向主人表示謝意和高興,否則主人會認為你不誠實,甚至還會產生反感。

18、盾尾蛇

\

盾尾蛇原產於斯里蘭卡,它的尾巴極似一面盾牌,大而扁平的蛇尾鱗甲上還長有針一樣的長刺,一遇敵,即以其盾尾反擊,常令偷襲者望風而逃,由於這種蛇頭尖尾大,故模樣十分古怪。

盾尾蛇科是的穴棲蛇類的統稱,40餘種,產於南亞,無毒,體短(一般不足30公分〔12吋〕),眼小,吻尖,許多種類尾的末端扁平,似盤狀盾。體色多鮮豔,有的黑色,閃閃發光,多以蚯蚓為食,圓筒蛇屬(Cylindrophis)和異唇蛇屬(Anomochilus)均具殘存的腰帶,或與南美的筒蛇屬(Anilius)合為筒蛇科(Aniliidae)。圓筒蛇屬種類常見於稻田,受驚時將頭藏在盤繞的身體下面,抬起形似毒蛇頭部的尾部。

19、果舌蛇

\

果舌蛇生活在巴西草原上,全身披著綠色的花紋,長約1.5 m,是一種無毒蛇。其特點是舌頭上長有一粒果形舌粒,乍看酷似一顆鮮紅的櫻桃。它覓食時,先將身體游移至綠色植物上,然後將舌尖伸出,一些小鳥看見它那紅色的舌粒,誤以為是好吃的果子,即去啄食,果舌蛇便迅速將其咬住,美餐一頓。哈哈,出其不易的一招致命。

20、橋蛇

\

橋蛇生活在莫三比克叢林地區,喜歡群聚,並常絞纏在一起,一遇江河,它們便會像搓纜繩一樣緊緊地絞纏在一起,並逐漸連線延伸。它們還會將"纜繩"的兩端分別纏繞在河岸兩旁的樹幹上,形成一座蛇橋,蛇橋不僅可供蛇通過,體輕膽大的人也可踩著過河。

21、擺渡蛇

在非洲桑給巴爾西部地區的許多內河渡口,不是用人划船、點篙,而是用蛇作動力來擺渡的。這種叫做"復庚乞德"的擺渡蛇,體表烏黑光亮,頭部特大,舌細長,水性好,力氣大,一次能拉動一艘載幾百千克物件的渡船,擺渡蛇性情溫順,從未發生過傷害人畜或拉翻渡船的事情。小編好想去試試。

22、碎蛇

\

在湖北省利川市謀道區境內與在西藏墨脫縣墨脫村的山坡上,有一種神奇的小蛇--碎蛇。碎蛇長約40 cm,秤桿般粗細,外貌與鱔魚相仿,當地人又稱之為"乾黃鱔",而它的常用名則叫"碎蛇",此名是由它的身體容易碎斷而得來。

碎蛇身體特別脆,從樹上掉下便會"粉身碎骨",不久便長出新尾巴,它沒有四肢,僅存殘跡,小眼睛,身如蛇狀,行動也極似蛇的爬行。其實碎蛇是一種退化的蜥蜴,沒有四肢,它的尾巴極容易斷,可它的再生能力特彆強,故人們又稱為"脆蛇"和"碎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