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經濟成長繼續放緩,結構調整的陣痛還未結束。新常態下,資本市場起起落落,房地產市場回暖加快,百姓理財生活日趨豐富,在希冀獲得高收益的同時,風險也時刻與我們同行。回顧2015年發生的影響投資理財的大事,或許有助於我們在新的一年中更好地輕裝前行,去迎接更美好的未來。下面TOP10排行榜網盤點2015年中國理財市場十大新聞。

1、經濟增速放緩 CPI進入1時代

2015年中國經濟由過去高速增長換擋至中高速,7.0%、7.0%、6.9%——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逐步回落。經濟增速回落,一方面源於我國經濟步入發展新常態,潛在增長率趨於下行;另一方面也有內生主動調整的因素。面對中國經濟的新常態,十八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提出,要加強供應側的改革,使我國經濟站在更高的發展水平上。

物價穩是2015年巨觀經濟運行的重要特徵。自年初起,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漲幅連續位於2%以下的區間內,8月份攀升至2.0%的年內高點,此後有所回調。前11個月CPI上漲1.4%。年內工業生產領域持續面臨一定的通縮壓力。截至11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連續45個月下降。其中,老百姓感受最深的還是成品油價格。石油價格2015年已經累計下滑了三分之一,距離10年前的最低價33.2美元每桶只有一步之遙,油價的下跌給國內開車族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儘管CPI已經進入了1時代,但由於蔬菜、豬肉等食品類價格漲幅較大,老百姓對通脹的直接感受依然強烈。

2、央行5次降息 固定收益產品收益下降

在實體經濟表現不佳的大環境下,降息已經成為了決策層的常規手段。經過一年5次降息,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至4.35%,1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至1.5%。降低存貸款基準利率,主要是根據整體物價的變化,保持合理的實際利率水平,促進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

受降息影響,固定收益類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大幅度下調,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普遍低於5%,部分產品的預期收益率跌破4%;“寶寶”類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回落至3%附近。但降息還是為貸款買房人帶來了實質利好,還款壓力有所減輕。

值得留意的是,降息之後,央行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定存款利率浮動上限。這意味著,我國利率市場化又向前邁出一大步。

3、房地產政策調整 鼓勵買房去庫存

2015年以來,中央陸續出台了包括降息、降低首付比例、公積金政策調整等一系列房地產優惠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銷售,政策效果開始顯現。

11月份,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30049元每平方米,環比上漲11.5%,同比上漲28.0%,成交價格再創新高。相比一線城市的火爆,很多三四線城市樓市仍然陷於艱難的去庫存之中。

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擴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庫存,穩定房地產市場。要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許農業轉移人口等非戶籍人口在就業地落戶,使他們形成在就業地買房或長期租房的預期和需求。要明確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主要出發點,以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擴大到非戶籍人口,要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會議同時明確指出,要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降低商品房價格。

4、A股大起大落 證券市場颳起反腐風暴

2015年A股市場從瘋狂到絕望。3月開始出現罕見的逼空式上漲,從年初至6月12日,上證綜指漲幅近60%,同期千股漲停屢見不鮮。然而,當滬指創出5178.18點後,市場泡沫破裂,出現蹦極式下跌,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又讓投資者受傷不淺。

市場大震盪之後,值得反思的是市場對槓桿的管理。成也槓桿,敗也槓桿。據統計,2015年5月20日兩融餘額突破2萬億元,並於6月18日創下兩融餘額的歷史最高紀錄2.27萬億元。在這之後一路向下,9月2日跌破1萬億元,2個多月的去槓桿過程導致了A股歷史上最慘烈的下跌。

面對下跌,管理層先後打出多張牌,包括暫緩IPO發行等。但最震撼的是公安部與證監會聯手調查惡意賣空行為。“寧波漲停板敢死隊”總舵主、“私募一哥”徐翔被公安機關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券商老大中信證券的多位高管也被帶走協助調查。同時,被稱為“發審皇帝”的證監會副主席姚剛落馬,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被查等等。證券市場颳起了反腐風暴。

與此同時,新三板的發展也如火如荼,國務院正式提出建立戰略新興板,註冊制等新的政策也呼之欲出。

5、政策全面放開 消費升級為二孩時代

10月29日,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決議中提出“全面放開二孩政策”。12月21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人口與計畫生育法修正案(草案)》。草案規定,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生二孩可以延長產假假期,三胎超生仍要罰款,社會撫養費規定沒變。

在全面放開二孩的政策下,疊加上世紀80年代嬰兒潮出生的人進入到了二代的生育高峰,未來幾年中國將迎來嬰兒潮,以往三口之家的生活和消費即將進入二孩時代,這將對中國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對於準備養育二孩的家庭來說,調整家庭的收支比例、資產配置比例、購房計畫等就顯得尤為重要。

6、匯率波動加大 人民幣國際化提速

人民幣匯率會成為2015年巨觀經濟的關鍵字。8月份之前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很有規律,波動率大概維持在2.5%左右。“8.11”匯改之後,人民幣經過快速貶值後,結束了2005年以來匯率單向波動,從此匯率讓市場決定。

12月1日凌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批准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人民幣成為繼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之後,加入SDR貨幣籃子的第五種貨幣,國民可以在全球方便使用人民幣,不過人民幣 “入籃”,將使人民幣匯率漲漲跌跌雙向波動成為常態,對投資者參與國際市場提出了更高要求。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為6.4746,比年初貶值近4.43%。

7、網際網路金融如火如荼 P2P風險高發

2015年,中國全面進入“網際網路+”時代,網際網路金融大潮席捲全國,其中,宜人貸成為首個在美上市P2P網貸。

不過,P2P平台發展雖快,但暴露出的風險也最大。2015年全國P2P網貸成交額5170.39億元,同比增加3532.64億元,增長215.70%。交易量劇增的背後,風險也在引爆。1月底,里外貸、盛融線上先後爆雷,拉開了2015年P2P問題平台序幕。臨近年末,e租寶出事,使得P2P風險放大。e租寶之後,大大集團接棒引爆。截至2015年11月底,P2P網貸行業累計問題平台達1078家,其中跑路的占比為42.55%,停業的占29.79%。除了P2P外,各種打著“金融創新”的騙局也在增多。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也在網際網路金融的大潮中顯出其“龐氏騙局”原形,昆明市公安局已經正式對此立案。

8、境外消費熱 消費升級呈現諸多不足

從買奢侈品到買馬桶蓋、買電飯煲,國人境外消費熱情依然高漲。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也自下半年起穩步回升,已連續4個月加快。消費“兩位數”的高速增長令人驚奇,將為中國經濟中期穩定發展奠定基礎。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公民出境遊人次預計將實現16%的增長,首次突破1.2億,出境消費將達1.1萬億元。境外消費規模增大有多種成因,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價格的差價。但從大件高端商品被搶,到現在小件生活必需品也要搶,這其中呈現的不只是簡單的價格問題,更折射出我國高端零售行業和產業界在應對“消費升級”方面存在諸多不足。而要將“跨境消費”引導回流不應滿足於增加消費,而應惠及整個產業鏈。從根本上講,應該提升“中國製造”的水平,走“精品工業”路線,使“中國製造”“中國品牌”真正受到國內消費者認可。

9、險資頻頻舉牌 “三道金牌”防範風險

臨近年底,保險公司密集舉牌上市公司,成為國內理財市場一道風景線。據統計,下半年以來共有10家保險公司頻頻舉牌上市公司,合計耗資逾千億元,涉及30家上市公司。房地產、商業貿易板塊是保險公司出擊的重點對象。其中尤以“寶能增持萬科,上演大股東控股權之爭”而成為市場焦點,最後以萬科與安邦保險聯手結局。

在險資舉牌的同時,市場擔心,險資集中持股意味著未來資產的變現難度加大,需要長期的資金來源或者持續的保費流入才有可能維持正常經營,否則現金流將面臨很大壓力。由於激進型公司的保單期限通常在1~3年,這大大削弱保費增長的持續性,未來隨著利率等因素的變化,流動性風險會逐漸加大。

監管層對可能出現的風險已開始有所警覺。保監會連下“三道金牌”防範險資投資風險。

10、藝術品拍賣天價頻出 收藏市場遇冷

2015年,內地藝術品市場仍有不少拍品創出億元天價,比如潘天壽的《鷹石山花圖》成交價2.79億元,李可染的《井岡山》成交價1.265億元,齊白石的《“葉隱聞聲”花卉工筆草蟲冊》以1.15億元成交等。而在海外市場,幾位中國收藏大鱷也是一擲千金,劉益謙以1.704億美元拍得義大利藝術家莫迪里阿尼的作品《沙發上的祼女》,王中軍以2990萬美元拍下了畢卡索於1948年創作的油畫《盤髮髻女子坐像》,王健林則以2041萬美元買下了莫奈佳作《睡蓮池與玫瑰》。市場似乎很熱鬧,然而從總體來看,2015年內地藝術品拍賣卻遭遇了最冷年,一般作品無人問津,市場兩級分化加劇。

2015年開春以來就有北京、上海等地很多家中小拍賣行相繼傳出暫停拍賣、大拍賣行為節省成本開支準備縮減拍賣規模的利空訊息,春拍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成交額為244億元,同比下降27.2%,成交量同比下降40%,成交率同比下降12.89%。秋拍市場行情繼續趨弱,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秋拍現當代藝術板塊相比2014年同期明顯調整,上拍量減少29%,總成交額下滑10%,市場在前兩年趨弱的基礎上繼續下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