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去過海洋世界嗎,那裡的動物多嗎,它們游得快嗎,其實在海洋里,速度才是生存王道。許多海洋生物爆發力驚人,不僅可以很快達到超高時速,更為讚嘆的是憑藉其驚人耐力能遊行數小時。今天TOP10排行榜網()為您盤點十種時速最快的海洋動物。

十種時速最快的海洋動物之十:逆戟鯨(虎鯨)

雖名虎鯨,但不同於海洋其他哺乳動物,非鯨目,海豚科的近親。此前一直認為虎鯨只有一種,但最近的調查顯示虎鯨種類繁多。部分虎鯨會終年停留於南極、大西洋北部和太平洋等溫度較低的海域,但總體來看,它們的活動範圍幾乎覆蓋全世界水域。它們堪稱海上霸王,唯一的天敵也只有人類了。虎鯨全年都可以交配,數量龐大,雄鯨的平均壽命在60到70年左右,野生雌鯨不同於雄鯨經常參與獵殺食物,壽命可達100年甚至更長。

虎鯨約時速30英里,當然也有爆發力更強的,為了追捕中意的獵物,時速可以更快。太平洋西北海域的虎鯨族群偏愛三文魚,尤其是大鱗三文魚。這就和沿岸經營三文魚生意的公司產生一定的利益衝突。虎鯨族群喜歡在浮冰區伏擊獵物,捕殺海豹、海象或者在這裡歇腳的海鳥。在南半球海域裡,有些虎鯨還會在公海里捕殺鯊魚,也會以鰩和其他魚類為食。

十種時速最快的海洋動物之九:鰹魚

這個外形頗像馬鮫魚親戚的鰹魚(狐鰹屬)時速最快可達40英里,真正令人驚嘆的是它們可以以30英里每小時的速度游上好幾小時,相比其它同體型的魚類,鰹魚可謂箇中翹楚。腹鰭快速抽動的肌肉組織是超強爆發力的堅實保障,背鰭抽動較慢的肌肉組織則保證了競速時的驚人耐力。

一些人可能會很驚奇,大西洋海域的鰹魚在赤道附近的溫暖水域產卵。因為魚兒們大都在黑海、地中海以及鄰近歐美地區的北大西洋水域產卵,習性使然。但是鰹魚第一次產的卵很小,只有一毫米左右。它們需要大量食物讓數目龐大的小魚活下來。赤道附近的溫海水恰好可以為它們提供大量食物。鰹魚種類豐富,族群幾乎遍布全球水域。太平洋鰹魚又稱正鰹,多在南美洲沿岸活動,是當地第二大受歡迎的魚類。然而在西太平洋和紐西蘭水域,鰹魚還有幾個細分類。由於鰹魚一般在四歲時就可以發育成熟,所以不管是在過去傳統的圍塘捕魚、長線釣魚時期,還是現在高度工業化的拖網捕魚時期,鰹魚都是捕魚產業鏈和其它相關產業所選的熱門品種。

十種時速最快的海洋動物之八:飛魚

飛魚得名於它獨特的避難方式。遇到捕食者時,飛魚會採用一種獨特的逃跑方式:它會縱身一躍,跳出海面。此時它的速度可達到每小時35英里,在空中滑翔長達30秒。這一躍能使它們飛行200米,足以使它們全身而退或者迷惑捕食者。漁民們很是鍾愛這種魚,野生飛魚數量眾多,所以40種飛魚中沒有一種瀕臨滅絕。人們發現飛魚有時會季節性的在溫水區近郊地帶的雜礁灰岩附近覓食,不過它們屬浮游類魚類,喜歡在赤道附近的熱帶,亞熱帶地區的公海活動。

飛魚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小型海洋生物為食,主要在夜間以集群的方式進行捕食。有些人會覺得下面這個說法有悖常理,因為魚類易被光源吸引,這么說也不無道理。許多浮游生物和魚類自身都會發出微弱的冷光,尤其是在月光照射下,更是清晰可見。但這同時也為魚類提供了一層防護,讓它們有了保護色:一般在上部會呈現藍色或灰色,下部呈現銀白色。憑藉這些保護色,當飛魚在海底植物中進食時就很難發現它們。

十種時速最快的海洋動物之七:黃鰭鮪魚

黃鰭鮪魚和鰹魚隸屬於同一種類,都是群居型魚類,南北半球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這種魚可在8年的時間裡長到400英鎊,廣受漁民歡迎。另外為了適應深海的情況,黃鰭鮪魚能夠長途遷徙,並在途中全程保持高速遊行。它可以長時間以每小時50英里的速度遊動,這要得益於它獨特的生理結構:在它們身體兩側的凹槽中長有胸鰭,當黃鰭鮪魚在洋流中遊動時胸鰭可以使身體呈流線型來減少遊動時產生的阻力。這樣一來,它們那魚雷型的魚身就可以輕而易舉的穿透水流,進而減少遊動時的體力消耗。

雖然黃鰭鮪魚看起來更喜歡吃烏賊和甲殼類動物,但其實它們什麼都吃。它們通常會竭盡所能地尋找身邊一切可以吃的東西。因此,它們的體重會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可達200公斤,這也使它們也成為了其他捕食者們的最愛。黃鰭鮪魚通常是群居性魚類,生活於熱帶及亞熱帶水域,在地中海及黑海等封閉性水域中鮮有它們的身影。

十種時速最快的海洋動物之六:巨頭鯨

巨頭鯨和海豚是近親,但更像虎鯨一點。它們表現出超群的智慧以及社會能力讓它們不幸地成為捕鯨人的狩獵目標。人們都熟知巨頭鯨以墨魚、章魚以及一些小魚為食,但是它最喜歡的還是烏賊。它們的牙齒較海豚科其他成員要少一些——通常其他成員有120顆,但巨頭鯨只有40到48顆。科學家們認為這是為了適應它們的捕食習慣——因為它們幾乎只依靠烏賊和一些其他同類生物維生。

它們跳躍時的速度可達到47英里每小時,真正讓人震驚的是,它們可以在三千英尺的深海中突然全速追捕獵物。來自內特利費語言大學的研究學者給23頭短鰭巨頭鯨安上吸盤監視器觀察它們在深海的一舉一動。他們驚奇地發現這些巨頭鯨就像一頭獵豹。研究人員記錄顯示是平均游速可達每秒19.2英尺,但是在巨頭鯨在到達它能夠潛到的最深的地方之前速度已經達到了28.8英尺每秒。雖然這驚人的速度沒有保留下來,但是不管怎么說,巨頭鯨真的太神奇了。

十種時速最快的海洋動物之五:灰鯖鯊

灰鯖鯊和體積偏大的大白鯊有點像,雖然更適應在冷水裡生存,但是各個海域中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灰鯖鯊是深海生物,喜歡在沒有阻力的海洋深處任意遊動。它們能以35英里每小時的速度,只用一個月游完1000英里的遷徙距離。但是當它們捕食或是感覺受到威脅的時候,它們的游速可以超過60英里每小時。它們對自己的食物倒不是特別挑剔,但似乎偏向集群魚類一點——鮪魚,箭魚或是青魚。

繼承了白堊紀海洋巨型生物的特點——灰鯖鯊最重可達到5000磅左右,身上帶著成功進化的印記。緊湊,流線型的體型滿足對速度的需求。灰鯖鯊的眼睛比長鰭變異生物的眼睛還大,因此它們成為了海洋中捕食成功率非常高的捕獵者。另一個和大白鯊都有的進化特徵便是體內的吸熱循環系統——也就是說它們是溫血動物。因此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天也能夠散熱保持身體的恆定溫度。雖然世界上有很多魚都擁有這樣的本事,但這個特點讓這些海里的終極捕食者變得愈趨完美。

十種時速最快的海洋動物之四:骨魚

在大部分熱帶和亞熱帶的淺海里都能發現骨魚。它身上有許多細密的骨頭,因此得名,但是它也是世界上游得最快的淺底魚之一。不像其它游得更快的小夥伴,比如鮪魚和鯖魚這樣的上層魚類,骨魚在漲潮時鑽進泥灘覓食,氣囊讓它在找食物的路途上呼吸得更輕鬆。它們喜歡吃甲殼類動物和其他生活在水下12英尺以內的生物,進食時它們會用有力的牙齒咬碎獵物。只有19年壽命的骨魚是鯊魚和梭魚最愛的零食。因此它們必須要速度很快才能躲過獵捕。骨魚可以長時間保持40英里每小時的速度遊動。另外魚群很小——任何時候都只有100條魚聚集在一起,每條魚之間都保持恆定的距離。

整個加勒比地區,北至卡羅來納,一直到巴西的下游都有骨魚的棲息地。從夏威夷到秘魯,北至太平洋的舊金山灣都可以發現它們的蹤跡,但是這些魚很少在赤道附近活動。儘管在體育愛好者中,骨魚常常被作為獵用魚——尤其是因為它們可以謹慎的生活習慣和矯健的身姿戰勝天敵。骨魚骨瘦如柴,因此,當有其他魚類可以選擇時,它們就不作為重要的營養來源了。骨魚也叫香蕉魚、香蕉和海鰱。

十種時速最快的海洋動物之三:梭魚

梭魚通常被稱為國王魚或火樹,這種魚相當卑鄙下流。它是熱帶和亞熱帶海域中最熟練的捕食者之一。梭魚最高時速可達47英里。當配上它獨一無二又不可預知的猛衝時,對其他魚是一種災難,但對釣魚愛好者來說是一項令人愉快的的運動。雖然它們生活在深海和遠洋之中,但是在珊瑚礁自己家裡時也是十分安靜的。

在熱帶地區,帶裝備潛水的朋友們常常要警惕這些不友好的魚。它們沒有攻擊人類的習慣,但如果它們感到有危險就會變得很有攻擊性。梭魚在珊瑚礁中捕食時,會隱藏在涌流中,搜尋獵物,但是外表看起來卻像正在休息。它們的飲食十分多樣,吃深海中的生物和魷魚,幾乎沒有天敵。但是偶爾也會淪為某些鯊魚和大型食肉魚的盤中餐。

十種時速最快的海洋動物之二:旗魚

旗魚雖是馬林魚的近親,卻分屬於不同的家族、截然不同的物種。在西方文化中,旗魚是垂釣運動的“目標魚種”及餐桌上彰顯主人地位的“上等食物”。它們廣泛分布於包括地中海(Mediterranean)地區在內的全球熱帶、亞熱帶海域。由於過度捕撈,相關保護機構已將旗魚列為瀕危物種。非選擇性的捕撈也間接威脅到了海龜等其他海洋物種。

然而,即使捕撈旗魚會被處以嚴厲的罰款,它們仍是垂釣運動中的一大吸睛亮點。據記錄顯示,它們在水中跳躍的時速可達50英里,游泳時速可保持在60英里。與長嘴魚族群一樣,旗魚也偏愛開闊的水域,冬季會洄游至氣候相對溫暖的水域。與馬林魚有所不同的是,它們會對獵物窮追不捨,為了捕獵可跳躍2000英尺。比起用尖長嘴刺穿獵物,它們更愛用此利器把獵物敲死。

十種時速最快的海洋動物之一:藍槍魚

藍槍魚(俗稱藍色馬林魚)生活在大西洋(Atlantic)海域,它可能是這片海域的所有物種中最出名的魚類。它們中的幾個已囊括了全世界範圍內所有的長嘴魚品種。馬林魚有著可以刺穿獵物的尖長嘴,背鰭壯碩有力,前行時狀如船帆。它們與鱒魚是近親,曾經也活躍於淡水域或江河入海口中。藍槍魚和體積更大的黑槍魚可能是目前長嘴魚族群中最龐大的兩大家族。成年藍槍魚長度可達7英尺,體重可達260磅。黑槍魚長度可達16英尺,體重可達1500磅。兩大族群的平均游泳時速約為68英里。

馬林魚是一種淺海魚,它們更喜歡生活在遠洋中。但是它們卻喜歡呆在上層水域,也很少為了獵物下潛。它們喜歡在溫暖的水域中產卵生活,因此有季節性洄游的習性。冬季從相對寒冷的亞熱帶水域遷移至赤道附近,來年再游回原處。馬林魚生長迅速,屬兩性異形魚,一般來講,相同品種的雄魚體積大於雌魚。但是成年雌馬林魚的體積大概是其配偶的三到四倍。這一現象有多少是由垂釣運動和商業破壞所致還未可知,但這確實是物種自然生長的趨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