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人們總是推崇著各種各色的校花、女神等,究竟什麼樣的女人才可以成為名副其實的校花或女神呢?相貌模樣固然是一個要素,但僅僅根據這一點來下定論,這只會暴露出世人作為外貌協會會員的短處,而這也正是當代社會的一個通病。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見識下民國時期的那些校花們,真實地感受下她們的面容之美、姿態之美、教育之美、思想之美和文明之美。

1.龔澎

龔澎畢業於燕京大學歷史系。在重慶時,在周恩來的領導下,成為中共第一位新聞發言人。毛主席對她也是稱讚有加,說她是天生麗質。

曾任八路軍總司令部秘書、重慶《新華日報》記者、中共駐重慶代表團秘書、中共香港工委外事組副組長、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中共方面新聞組組長。建國後,歷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部長助理。

2.林徽因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詩·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後因常被人誤認為當時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她參與設計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倡導保護古建築,以現代方法研究古代建築學。但對大多人而言,記住更多的是林徽因的詩,是一個作為詩人身份的奇女子。是梁思成的原配妻子。

3.陸小曼

陸小曼出生於1903年11月7日的上海,15歲進入北京聖心學堂,校園裡都稱呼她為“女皇”。

更讓人驚嘆的是陸小曼的繪畫天賦,她1926年參加中國女子書畫會,1941年更在上海開個人畫展,新中國成立後兩次舉辦全國畫展。

她還諳崑曲,也能演皮黃,寫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紮實的文字修飾能力。因與徐志摩的婚戀而成為著名近代人物。

4.馬珏

在北京大學風花雪月的歷史裡,馬珏恐怕是最沒有爭議的一位“校花”。

1910年馬珏出生於日本東京,父親馬裕藻是魯迅的好友。1913年任北京大學教授、研究所國學門導師;1921年任北大國文系主任,對文學音韻學頗有研究。

1933年,馬珏與天津海關職員楊觀保結婚,其時她還沒有畢業。聞知此事,魯迅給臺靜農的心中寫道“……此刻才想到她已結婚,別人常去送書,似乎不太好”。一段若有似無的曖昧情事在此戛然而止,但卻引來後人的無限遐想與感嘆。

5.楊絳

1932年,楊絳成為清華大學研究院外國語文學系研究生。這是重要的一年,在這裡,她認識了錢鍾書,擁有了一座快樂的“圍城”。

在個人創作方面,從1953年開始,楊絳陸續創作了《洗澡》、《稱心如意》、《弄真成假》等小說、劇本,更有一部分量十足的譯作《堂吉訶德》。2011年,進入百歲之年的楊絳,開始整理自己的作品,閉門謝客,做一個安靜的老人。

6、王映霞

王映霞,中國浙江杭州人,當年“杭州第一美人”。在當時有“天下女子數蘇杭,蘇杭女子數映霞”一說,王映霞一生中的兩次婚事都轟動全城。

王映霞晚年回憶稱:“如果沒有前一個他(郁達夫),也許沒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沒有人會對我的生活感興趣;如果沒有後一個他(鍾賢道),我的後半生也許仍漂泊不定。歷史長河的流逝,淌平了我心頭的愛和恨,留下的只是深深的懷念。”

7.張兆和

在中國公學,當時18歲的張兆和擁有無數的追求者。單純任性的她索性給這些追求者編了號碼:“青蛙一號、青蛙二號、青蛙三號……”作為老師的沈從文當時也身在“青蛙”之中。

張兆和找校長鬍適投訴,胡適答:他非常頑固地愛你。張兆和馬上頂回去:我很頑固地不愛他。然而,沈從文一封又一封文筆優美的情書,最終還是打動了張兆和。

張兆和對沈從文的創作影響很大,在《邊城》等小說中,更是直接把她作為文學想像的原型。而她本人,也曾發表短篇小說集《湖畔》、《從文家書》等。

8.湯國梨

1905年秋,湯國梨入上海務本女學求學,初次接觸新思想新文化,眼界大開,思想更為激進,誓作女中之豪傑。從務本女學畢業後,從事教育工作。

創辦《神州女報》,向民間宣傳婦女必須學習知識,經濟自立,參與政治,謀求與男子同等的地位。1980年7月27日,湯國梨97歲時,病逝於蘇州。

9.保志寧

保志寧是上海市教育局長的侄女,滿族人,家居南通,晚清後裔,本人面貌清秀,善於辭令,在大夏大學是學生中有名的校花。

1930年代,國民政府交通部部長王博群為迎娶保志寧專門建造了一座別墅,此別墅設計獨特,被今人評為“上海十大著名洋房”之首。

1931年鄒韜奮寫文章揭發此事,王伯群被迫辭職,並被人戲稱“娶了一個美女,造了一幢豪宅,丟了一個官職”。

10.沈懷球

體育校花沈懷球就讀於上海市立體育專科學校,這是近代上海惟一公辦體育學校,首批學生為兩年制專修科,主要培養體育師資,之後因日軍入侵上海而停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