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統計局口徑的數據,近幾年易居研究院持續研究各地的房價收入比,2014年全國只有7.1倍,也就是城鎮居民需要花7年的家庭收入,就能買一套100平米的房子。這是一個全國的平均值。TOP10排行榜網()為你揭秘中國35個城市房奴排行。

那么,各地情況又有什麼差別?我們重點研究了全國35個大中城市,即四個直轄市、26個省會城市、5個計畫單列市。

從201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呈現東中西部遞減的狀態,經濟較為發達的東部一二線城市整體收入水平較高,上海以47710元位居全國榜首,杭州、寧波、北京、廣州、南京和深圳也統統超過4萬元大關;西部欠發達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較低,貴陽、蘭州、烏魯木齊、西寧均不超過2.5萬元。

從國家統計局的商品住宅成交均價來看,均價較高的主要是東部經濟發達的一二線城市,主要為深圳、北京、廈門、上海、廣州、杭州等沿海省份的主要城市。

2014年,北三省和中西部地區的省會城市房價均相對較低,且西部二線城市同比漲幅分化較為明顯,其中呼和浩特、西寧、貴陽三市同比增幅為11.3%、9.7%和9.3%,成都、重慶、西安等地是負增長。

整體上看,35個大中城市的房價收入比有以下三個態勢:一是,呈現出東、中、西梯度遞減的態勢,且相差幅度較大。

二是,一線城市明顯整體高於二線城市,深圳、北京、上海分列第一、二、三位,但個別東部二線城市如福州和廈門偏高。

三是,經濟發達城市高於經濟欠發達城市。一般而言,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東部城市,產業發展好、收入水平高、人口吸引力強,外來常住人口比重大,因此,購房需求大、購買力較強,房價水平也較高。

房價收入比越高,說明普通民眾購房能力越弱,房奴壓力最大,深圳排第一,其次是京滬。尤其是深圳,經歷2015年房價暴漲之後,房價收入比可能已接近30倍!一般的白領,大學畢業幾年的年輕人,在深圳根本買不起房子!

房價收入比越低,說明普通民眾購房能力越強,房奴也越少,當地居民買房壓力不大。長沙、呼和浩特、銀川、西安,這四個城市,不足7年的家庭收入,就能買套100平米的房子,爽吧。

但是,我們也不得不面對另一個問題:房價收入比最高的一線城市,購房壓力大,但一旦成為有房族,則就開始享受財產大增的快樂。與之相反,購房壓力小的城市,購房門檻低,但買房後升值慢如蝸牛。

甘蔗沒有兩頭甜。大家要想好,到底吃哪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