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華鎮

共華鎮

總得票:230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地區省會:湖南省
所屬城市:益陽市
所屬縣/區:沅江市
區劃代碼:2147483647
區劃代碼前6位:430981
人品密度:471 平方千米
人口數量:7.10 萬人
郵政編碼:413000
面積:150.60 平方千米
行政區類別:
電話區號:0737
車牌代碼:湘H

共華鎮簡介

共華鎮以原白沙鄉、新華鄉和共華鎮的行政區域為新的共華鎮的行政區域,新的共華鎮轄3個居委會、48個建制村,總面積150.6平方公里,總人口7.1萬人,鎮人民政府駐黃土包(原共華鎮人民政府駐地)

共華鎮下轄黃土包、共華、團湖洲、永紅、譚家嶺、朝陽、東合、東湖、漉溪湖、足華洲、東浹、東成、定華、魚口、華興、內洲、蒿竹湖、新天、新港、新紅、富足等21個行政村、新港、朝陽2個漁場和創業場、苗圃場2個種植場及一個街道居委會。沅江市屬紫紅洲電排、第二職業中專位於鎮內,沅茶公路穿過鎮區。2002年末總人口30648人,出生率6.8‰,農業總產值1.9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3.2億元,國內生產總值5.4億元,農民人平純收入2468元。是年獲益陽市綜治工作先進單位,計生工作先進單位,沅江市雙文明建設先進單位,計生工作優質服務單位,民政、財政、稅收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2002年,鎮黨委、政府勵精圖治,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的三化進程,採取了黨政領導分片包幹辦點、-鎮長現場辦公制度,設立鎮會計結算中心,實施村賬、部門財務統歸財政管理,推行一站式收費和一條龍服務,全年共削減行政審批事項34項,清退各種亂收費15萬多元,有效地維護了人民民眾的合法權益,為鎮經濟的健康穩步發展營造了寬鬆的環境。

2002年,鎮農業率先引進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走出了一條“壓糧、穩棉麻,擴大畜牧養殖”的高科技農業之路。全鎮農業產業化程度達65%以上,農民通過發展訂單農業,畝平增收200元以上,人平增收50多元。同時,全鎮建立了各種農業種養協會20多個。其中發展養鴨戶1196戶,養鴨10多萬羽,養鴨使600多戶年收入上萬元。東成村農民劉時勛在全市辦起了第一家萬羽肉鴨養殖場,年收入上十萬元。

2002年,鎮企業深化了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了企業法人代表制度。企業引進外資400多元,引入高科技項目3個,更新企業生產設備50%,企業產值翻番,達400多萬元,安置農村剩餘勞動力2000多人,使230多戶農村特困戶脫貧。鎮船掛機廠的“勝-”產品遠銷越南、朝陽、泰國、菲律賓及許多非洲國家。.

南縣廠窖慘案死難同胞公墓

南縣廠窖慘案死難同胞公墓地址:沅江市共華鎮福安村五組時代:當代類型:近現代紀念建築及重要史跡保護範圍:以公墓為中心,四向各延伸20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範圍之外,四向各延伸50米。公布日期……詳情>>

共華鎮參與的榜單

榜單名得票數排名
展開更多共華鎮參與的榜單

相關卡片

  • 沒有相關數據
熱投榜單

新增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