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河鎮

漕河鎮

總得票:198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地區省會:山東省
所屬城市:濟寧市
所屬縣/區:兗州區
區劃代碼:2147483647
區劃代碼前6位:370812
郵政編碼:272100
面積:47.40 平方千米
行政區類別:
電話區號:0537
車牌代碼:魯H

漕河鎮簡介

2022年4月,漕河鎮被確定為第三批山東省鄉村振興“十百千”示範創建鄉(鎮、街)。

2020年3月,漕河鎮入選2019年度山東省省級耕地保護激勵鄉(鎮、街道)。

2014年6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漕河鎮2012—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漕河鎮位於兗州市西北部。漕河鎮歷史悠久,系羅敷故里,是傳說中八仙之一曹國舅修仙之地。面積47.4平方公里,4.9萬畝耕地,轄31個行政村,總人口3.2萬人。2002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586萬元,比上年增長16%;國內生產總值達到5.2億元,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9280萬元,增長16%;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560元,增長6%。

漕河地處山東西南部平原地帶,屬溫帶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宜人,終年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13.5度,年降水量750毫升。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郵政電訊發達。東靠兗州火車站,西臨濟寧機場,南接327國道,濟(南)微(山)公路穿越鄉中心,村村通柏油路,市公交三路車縱貫全鄉。實現了村村通有線電視,村村建成了電話村。

漕河鎮是兗州市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是花生、大蒜、桑蠶及棉花的重點產區,是生豬、肉食兔、禽蛋的主要產地,東桑園連片,西部大蒜成方,北部孵化育雛形成產業化,南部蔬菜、糧食能種形成規模。漕河鄉自然資源豐富,土地肥沃,林網交織,地下水資源豐富,水質好,是山東三大地下水密集區唯一尚未開發地區。得天獨厚的漕河蟋蟀資源因其品種廣、數量多、個頭大、兇悍好鬥而聞名大下,明清時期為皇室貢品,並深受海內外蟋蟀愛好者的青睞。因此,漕河被稱為“蟋蟀王國”、“蟋蟀聖地”。

漕河工商業發達,已形成輕工、機械、冶金、化工、建築、建材、食品等工業體系。投資億元生產SP板、空心牆砌塊等新型建材產品的宏發新型建材公司在漕河投產,將形成魯西南最大的新型建材基地。漕河小城鎮開發初具規模,基礎設施齊全,全部實現了“綠、亮、清”。

2003年主要經濟指標為:國民生產總值達到5.98億元;農業總產值達到3.72萬元;工業總產值達到2.26億元;全鎮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達到3700萬元;地方財政收入58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600元;農村勞動力轉移收入力爭突破1200萬元。

東曹窯址

東曹窯址位於漕河鎮東曹村東,面積約2750平方米,文化堆積2.5米,地面暴露遺物較豐富,多為豆青瓷片,器物有碗、豆、盤、三角支架,窯型顯露,呈半圓形。根據地面暴露遺物分析,此窯址的時代應為北

甄橋遺址

甄橋遺址位於兗州市漕河鎮甄橋村南,面積約為3萬方米,文化堆積厚約1.5米,地面暴露有灰坑,採集的夏文化陶器有泥質黑陶、泥質灰陶、夾砂灰陶,紋飾有弦紋、凸棱紋,器型有壺、尊、器皿。2003年3

謝家樓

謝家樓位於兗州市漕河鎮後謝村村中,明代建築,現為村民所有。謝家樓坐北朝南,為二層樓閣,磚木結構,面闊三間寬9.7米,進深4.6米,面積44.62平方米;硬山筒瓦頂,正脊兩端設望獸,四道垂脊中

漕河鎮特產與美食

漕河大蒜

漕河大蒜最早種植在甄家橋一帶,清末民初便家家種植,至今已達百年之久。相襲成風,漸蔓延全鎮,小具規模。1978年後,大蒜種植飛躍發展,已成漕河鎮農業主導產業。漫步全境,片片蒜田,蔥綠一片,收穫季節,成瓣

漕河鎮參與的榜單

榜單名得票數排名
展開更多漕河鎮參與的榜單

相關卡片

  • 沒有相關數據
熱投榜單

新增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