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集鎮

胡集鎮

總得票:218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地區省會:山東省
所屬城市:菏澤市
所屬縣/區:牡丹區
區劃代碼:2147483647
區劃代碼前6位:371702
郵政編碼:274000
行政區類別:
電話區號:0530
車牌代碼:魯R

胡集鎮簡介

2021年12月,山東省農業農村廳認定胡集鎮為2021年山東省級農業產業強鎮。

胡集鎮位於牡丹區、鄆城、鄄城三縣區交界處(東經115.36度,北緯33.58度),轄10個行政村,3.8萬人,全鎮主要分布漢族、回族兩個民族,漢族占總人口的92.4%,回族占7.6%。土地面積6.9萬畝,耕地4.2萬畝。220國道貫穿全境,京九鐵路依鎮而過,距鄄城火車站僅2公里,距日東高速入口1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轄區內有德商高速互通立交。

1979年建鎮。1988年東馬垓回族鎮撤併入胡集鎮,1986—1991年全鎮設22個行政村。

1991年後,全鎮設10個行政村,47個自然村。分別為:胡集行政村(含朱莊、陳樓、胡集、老官店、西李屯、東李屯、李垓、北朱莊8個自然村)、東馬垓行政村、劉莊行政村(含魏樓、季劉莊、梁莊、安橋、姜莊、朱莊、大劉莊、鄒口8個自然村)、尹集行政村(含東尹集、西尹集、西張莊3個自然村)、龍鳳行政村(含龍鳳、朱莊、鄭店、李莊、北卞莊、北張莊、孫堌堆、前孫莊、後孫莊、南卞莊、馮莊、候廟、南張莊14個自然村)、王屯行政村(含前王屯、後王屯2個自然村)、黃屯行政村徐莊行政村(含大徐莊、二徐莊、三徐莊、四徐莊4個自然村)、毛莊行政村、堯王寺行政村(含高毛劉、李垓、魏莊、劉莊、高莊5個自然村)。

自然條件

胡集鎮屬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地表無明顯起伏。全鎮整體地勢北高南低,平均坡降約為1/8000。土壤以沙質土壤為主,徐莊、劉莊、東馬垓三個行政村為粘質土壤。這裡古稱“雷澤”,是堯、舜曾經生活過的地方。

經濟狀況

農業

全鎮種植牡丹1000畝、蔬菜800畝,西瓜1500畝。蔬菜主要分布在劉莊行政村魏樓村、堯王寺行政村,建有14個蔬菜大棚,主要種植芸豆、黃瓜。

全鎮各種林業占地面積37168畝,森林覆蓋率達到53%,豐產林面積22985畝,經濟林面積2128畝,村鎮林地面積3300畝,農林間作3800畝,公益林(農田防護林)3150畝,農田林網折實面積2350畝,四旁植樹1687500棵,苗木花卉5000畝,果樹面積400畝,主要有蘋果、梨、杏三個品種。林木蓄積量24萬立方米,林業總產占農業總產值的35%。

工業

二十世紀80年代,胡集鎮工業除一些窯廠、小型手工業以外,只有一個東馬垓皮廠中型企業。2000年以後,胡集鎮工業企業項目逐漸增多,相繼引來引來投資 300萬元澳利來電動車有限公司、投資1200萬元的天宇紡紗有限公司、投資1000萬元的林都木業有限公司、投資1200萬元的峰印梳絨有限公司、投資3000萬元的華龍電子有限公司等。涉及到紡織、養殖加工、食品、木業、化工、板材、裘革等多種領域,企業個數達到幾十家,個體加工戶達到二三百家,產品暢銷國內外。

商業貿易

全鎮共有個體工商戶400餘家,主要經營日用百貨、餐飲、機電維修、副食品等。農貿市場6個,其中胡集鎮商業中心在鎮0所在地胡集行政村轄區220國道兩側,長約1.5公里,共有個體工商戶110戶,註冊資金180萬元,年營業額約1700萬元。

文化事業

教育事業

胡集鎮現有初級中學2處,36個教學班,在校生2033人;定點國小7處,其中國中118人,國小249人。鎮辦農技校1處,村辦農技校每年培訓4725人次。

牡丹區胡集中學(含龍鳳中學)位於胡集行政村東北,始建於1976年,現占地面積34632平方米,有9個教學班,學生452有,有教職工47人,其中一線教師37人,專科達標率95%以上。配有實驗室、語音室、微機室各1個,配置微機38台,基本能滿足教師的教學需要和學生的所需。

牡丹區胡集鎮民族中學位於東馬垓行政村東北,始建於1973年,占地面積25畝,有10個教學班,學生700多人,相應的國中入學年齡為12歲,畢業年齡為14周歲,本校主要單位有劉莊、東馬垓、徐莊及鄄城部分村鎮 。2005年有教職工46人,其中一線教師38人,專科達標率95%以上。學生輟學率嚴格控制在2%以內,國中入學率和畢業率達到95%以上。學校現有校舍98間,實驗室1個,語音室1個、微機室1個,配置微機38台,能滿足教師的教學需要和學生的所需。

衛生事業

胡集鎮衛生院始建於1979年,占地11.25畝,醫護人員32人,其中中級8人,高級1人,初級24人;配置了大型X光機、彩超、腦彩超、牽引床、牙科治療儀、自動生化分析儀、血球計數儀、乳透儀、大型高壓消毒鍋等。防疫工作人員鎮級3人村級54人,村級防治網點35個。冷藏設備:冷藏被包、冰櫃等。

體育事業

胡集鎮從設施配備和活動開展等方面入手,加強體育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各中國小均配備了合乎要求的體育場地和體育器材,每周都開設不少於兩節的體育課,對學生從體能等各方面進行鍛鍊,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轄區單位和社區開展的主要活動有:拔河比賽、籃球賽、武術表演等。

人民生活

1986年,民眾的生活還僅僅是解決溫飽問題,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不足400元,住房以平房且破舊的居多,交通工具也僅是少數家庭有腳踏車,拖拉機也極為稀少。隨著商貿業的不斷發展,轄區經濟日益繁榮,居民民眾的生活也日趨富足。2005年,胡集居民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達3200元,轄區居民固定電話普及率達97%以上。

名勝古蹟

堯王寺

1999年在堯王寺村發現明代曹州太守范希正立堯王寺碑一塊,碑文記述了明代重修堯王寺寺廟的經過。

2004年在堯王寺村新發現堯妃中山夫人墓碑殘碑一塊,上面字跡清晰。

2007年5月,市文物部門對成陽古城遺址探測有重大突破,初步確定胡集鎮地下即為成陽古城遺址。

雷澤古寺

根據出土文物記載和民間傳說,胡集雷澤古寺應當建於隋朝隋煬帝年間,當初為皇帝治理黃河泛濫、京杭大運河免受黃河水沖襲所建。隋朝之後,六朝皇室則把雷澤古寺作為鎮災、鎮邪之寶,加持修繕,其浩蕩之氣在明清時期仍然尚存。明朝天啟年間,巨野縣誌上,在今胡集鎮就是唯一的官寺。從雷澤古寺遺址上,出土的古鐘和石碑來考證,在260年前雷澤古寺仍然是兗州府的官寺。1855年之後,黃河改道的20多年水患,雷澤古寺掩埋地下。2008年4月以來,鎮黨委0為弘揚佛法,決心恢復重建雷澤古寺。

胡集鎮參與的榜單

榜單名得票數排名
展開更多胡集鎮參與的榜單

相關卡片

  • 沒有相關數據
熱投榜單

新增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