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來鎮

長來鎮

總得票:218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地區省會:廣東省
所屬城市:韶關市
所屬縣/區:樂昌市
區劃代碼:2147483647
區劃代碼前6位:440281
人品密度:237 平方千米
人口數量:2.18 萬人
郵政編碼:512000
面積:92.00 平方千米
行政區類別:
電話區號:0751
車牌代碼:粵F

長來鎮簡介

2022年1月,長來鎮被命名為2021年度廣東省衛生城鎮。

長來鎮是樂昌市最南端的建制鎮,距樂昌市區5公里。本鎮於1949年12月組建,曾稱謂過區、鄉、區公所、人民公社,1987年起至今為鎮,面積92平方公里,東與廊田鎮,西北與樂城辦事處相連,南與乳源縣接壤,地勢地貌為西高東低丘陵地帶。鎮下轄12個村委會47個村小組52個自然村,居民住戶5717戶,人口21800人,其中農戶4442戶,農業人口18910人,非農居民1375戶,非農人口2890人。

一、經濟狀況和經濟結構。2002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5.16億元,鎮級財政收入280萬元,農民年人均收入2970元。主要產業為農業生產,耕地21142畝,其中水田16082畝,耕種2造水稻,年糧食總產量達8300噸,旱地5060畝,種植蔬菜、甘蔗、花生、瓜果等經濟作物。林業主要產出馬尾松,有林地為90000畝,森林覆蓋面46%。本地有豐富的水資源和石灰岩、鐵礦資源。省、地縣兩級市和外商在長來鎮投資建有富灣、長安水電站,昌山、樂發、長興水泥廠和長樂化工廠。鎮引進外商投資興辦有長來硫鐵礦、長順水泥廠、長來飲料廠、五汪鉛鋅礦、大地源食品有限公司安口食品加工廠、大地源有限公司建築材料廠。近年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本地特色農業生產項目,實現糧經比例4:6。種植反季節蔬菜3500畝,其中大棚蔬菜140畝,椰菜花菜2000畝,蘿蔔1300畝;優質瓜果3000畝,其中西瓜2000畝,柑橘、桃李、百香果共1000畝,甜筍竹2000畝;飼養山地雞18萬隻,肉食豬22000頭,池塘養魚1800畝。現樂昌市、長來鎮規劃招商引資,在京廣線鐵路、公路長來段沿線發展“長來工業經濟長廊〞。

二、交通通訊通電狀況。交通通訊四通八達,京廣線鐵路、公路和武江主航道由北向南貫穿全鎮,12個村委會52個自然村可通機動車輛。各企業事業單位、村委會、村小組和80%的農戶已安裝程控電話,移動通訊和有線電視網路覆蓋全鎮,100%居民用上電網供電。

三、文化醫療條件。全鎮有中國小13間,其中國中部1間,國小12間,全鎮教師206名,中小學生3299名。鎮設衛生院一間,12個村委會分別設有醫療站,全鎮醫護人員33人。.

五汪譚氏宗祠

譚氏宗祠位於廣東韶關樂昌長來鎮五汪村,是為紀念紫金光祿大夫譚必而建造。譚氏宗詞為長方形院落,祠內建築面積177平方米。分門樓、前廳、殿堂三部分,門樓為廡殿頂牌坊式建築形制,面闊3間11.4米

鐵屎嶺礦冶遺址

鐵屎嶺礦冶遺址 位於長來鎮五汪村附近東北方向的鐵屎嶺一片山崗坡地上,是北宋年間粵北較大的冶鐵遺址之一。遺址東西長450米,南北寬120餘米,面積約5.4萬平方米,跨越幾座山崗坡地,至今仍存大

背坑張氏三公祠

背坑張氏三公祠位於韶關市樂昌市長來鎮安口村。年代:清2019年4月19日,背坑張氏三公祠被公布為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長來鎮名人

譚必

譚必,字子思,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出生於粵北九峰山區的茶料村譚家,爾後“必公始遷五汪”,為長來鎮五汪村譚氏始祖。譚必少時,聰穎好學,智力過人。據民國二十年《樂昌縣誌》記載:“六歲遍誦九經,能屬

龔楚

龔楚(1901~1995),少將。原名龔福昌、龔鶴村,樂昌長來村人。滇軍講武堂韶關分校第一期步(兵)科畢業。曾任建國湘軍總部少校參謀。民國14年(1925),於廣州加入中國共產黨,為樂昌縣早期的共產黨

長來鎮參與的榜單

榜單名得票數排名
展開更多長來鎮參與的榜單

相關卡片

  • 沒有相關數據
熱投榜單

新增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