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市

宜城市

總得票:124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地區省會:湖北省
所屬城市:襄陽市
區劃代碼:2147483647
區劃代碼前6位:420684
人品密度:222 平方千米
人口數量:46.94 萬人
郵政編碼:441000
面積:2115.00 平方千米
行政區類別:縣級市
電話區號:0710
車牌代碼:鄂F

宜城市簡介

張自忠將軍紀念園景區張自忠將軍紀念園景區張自忠將軍紀念園景區張自忠將軍紀念園景區

宜城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游。東界隨州、棗陽,南接鍾祥、荊門,西鄰南漳,北抵襄陽。地處東經111°57′-112°45′,北緯31°26′-31°54′。東西長76公里,南北寬53公里,總面積2115平方公里。

人口民族

2006年末全市總人口56.4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2.86萬人,鄉村人口33.59萬人,全年出生人口4770人,出生率8.45 ‰;死亡人口3278人,死亡率5.81‰;自然增長率為2.64‰。

宜城市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9.7%。 少數民族有回、滿、壯、苗、黎、瑤、藏、蒙古、土家、錫伯、維吾爾等,人口為0.12萬人,約占人口0.23%。分布在全市各鎮(辦事處),主要集中在流水鎮和板橋店鎮。少數民族以回族為主,回族人口占少數民族總人口的80%以上。

宜城屬於揚子區大巴山系,漢江自北而南,縱貫全境,山清水秀,風光宜人,可供觀賞遊玩的風景名勝眾多。鯉魚湖素有“小西湖”之美譽,鑲嵌在市區中心,使宜城成為全省唯一城中有湖的縣市級城市,情侶路蜿蜒環繞,庫水清澈,春日裡桃紅柳綠,夏季又是消暑游泳的理想之處;城東避有長白山森林公園,園內森林茂密,古木參天;鶯河一庫、二庫、小南河水庫,水光灩瀲、綠樹掩映,神秘靜幽;野杏嶺上春花如雪,漫山遍野,盡顯奇異之美。

宜城人文景觀比比皆是,境內具有較高開發和科研價值的古蹟達67餘處。宋玉故里舉世景仰,龐居洞祠隔江相望,楚皇城遺址氣勢宏大,蜿蜒百里的白起渠壯麗雄渾,羅家崗東周車馬坑,形體完整,抗日民族英雄張自忠上將及同難官兵墓巍然屹立十里長山。

宜城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獨具魅力,高品位的人文景觀與絢麗多姿的自然風光交相輝映,相得益彰,無不使遊人陶醉在“楚歌催晚醉”的仙境之中。今可供遊覽的風景名勝古蹟遺址主要有:

【宜城首次開通直達武漢列車】從8月20日起,宜城火車站將開通宜城至漢口的直達列車,從而結束了宜城沒有直達武漢火車的歷史。該列車每日上午7:20從宜城火車站發車,11:39到達漢口車站,下午16:00從漢口發車,20:15返回宜城火車站。開通宜城至漢口的直達列車,是宜城火車站由四級車站升為三級車站以後帶來的一個重大變化,列車運行區間為襄樊至荊門(車次為N323/4次)、荊門-漢口-麻城(車次為N348/7次),實際為一趟列車,旅客中途不換車,每天往返一次。該車為新型空調雙層車,有軟、硬座及軟臥車廂,乘坐舒適。

宜城市主要革命遺址有:新街豫鄂邊區省蘇維埃政府舊址(1931年)、新街十里長山張自忠將軍殉國處(1940年)、劉猴陳家堂紅軍堂舊址(1930年)、城區內革命烈士陵園等。

行政區劃:宜城市現轄7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1個經濟開發區,1個工業園區、1個發展區。小河鎮、鄭集鎮、孔灣鎮、劉猴鎮、王集鎮、板橋店鎮、流水鎮、鄢城街道辦事處、南營街道辦事處、宜城經濟開發區、大雁工業園區、雷河發展區。

宜城自然地理:宜城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游。東界隨州、棗陽,南接鍾祥、荊門,西鄰南漳,北抵襄陽。地處東經111°57′-112°45′,北緯31°26′-31°54′。東西寬76公里,南北長53公里,版圖呈“蝴蝶狀”,總面積2115平方公里。整個地勢自西北微向東南傾斜。屬鄂中丘陵區,其地形分為三種類型:東部和西南部為低山丘陵,海拔在150米以上,面積為431.1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20.4%;中部和西北部為崗地,。海拔在50至150米之間,面積為1622.9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76.8%;漢水兩岸為衝擊平原,海拔在50米以下,面積為59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2.8%。水系以漢水為骨幹,構成“樹枝狀”。流域面積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03條,蠻河是漢江的最大支流。地貌組成大致為四山一水五分田。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分明,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無霜期240天左右,年降水量在850至1000毫米之間,年日照1800至2100小時,年平均氣溫15至16°C,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6%。

宜城這塊古老的土地,人才輩出。古有宋玉、向朗、向龐、馬良、馬謖、鍾亮、王凝、周仁壽、魯桂元、王萬芳等仁人志士;近代、現代湧現出王全芝、胡天經、譚籍安、王全成、胡培洲、王文錦、楊世健、楊有鴻、楊有鵬、范家義、胡東之等許多革命英雄。宜東新街有豫鄂邊區臨時省蘇維埃政府遺址和紅軍-子彈廠、紅軍被服廠、紅軍醫院以及張上將自忠殉國處、張上將同難官兵公墓等革命遺址。

2022年1月,宜城市被命名為2021年“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2021年12月,2021中部百強縣排行榜出爐,宜城市位列第77。

2021年12月,宜城市上榜2021中國數字治理百佳縣市,位列第95。

2021年10月,2021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名單發布,宜城市名列第84。

2021年10月,2021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名單發布,宜城市名列第87。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宜城市人口數量為46.94萬人,位列襄陽市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6位,位列湖北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55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129位。

2021年4月,宜城市被評為第二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縣”。

2021年3月,宜城市上榜第二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縣推評名單。

2020年10月,宜城市入選第一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名單。

2020年3月,賽迪顧問發布了2019中部地區縣域經濟百強榜,宜城市位列第81名。

2019年10月,宜城市入選2019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位列第87名。

2019年3月,宜城市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湘鄂西片區)。

2019年1月,農業農村部認定宜城市為全國第三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

2018年3月,第一批湖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單出爐,宜城市入圍。

2017年12月,第一批湖北省食品安全示範縣名單公布,宜城市入圍。

2017年10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命名宜城市為2017年國家園林城市。

2011年11月,民政部命名宜城市為第一批全國地名公共服務示範市(縣、區)。

2011年5月,中國科協命名宜城市這2011-2015年度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

2005年,宜城市位列2005年度全國油料生產百強縣第52名。

宜城市參與的榜單

榜單名得票數排名
展開更多宜城市參與的榜單

相關卡片

  • 沒有相關數據
熱投榜單

新增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