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舖村社區

五里舖村社區

總得票:131
所在地:中國->甘肅->蘭州->城關區
所屬街道:拱星墩街道
區劃代碼:2147483647
區劃代碼前6位:620102
郵政編碼:730000
行政區類別:社區
電話區號:0931
車牌代碼:甘A

五里舖村社區簡介

五里舖村地處蘭州市東部,現有農戶265戶763人。共有集體企業8個,固定資產8.2億。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村黨支部先後被省、市、區委評為“優秀黨支部”,“農村黨支部標兵”;2001年7月被中組部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的光榮稱號;被省委任命為“先進基層黨組織”;被國務院研究中心等4個部門評為全國新農村典型,被省市黨委、政府命名“雙文明示範村”,“小康示範村”,連續5年被省政府授予“發展鄉鎮企業十強村”稱號,被省市黨委、政府命名為“全省農村綜合經濟實力十強村”,享有“隴原首富村”的盛譽。2006年1月,上級黨組織正式批准成立0五里舖村黨委,是全省第一家村級黨委,村黨委下轄7個支部黨員153名,其中五里舖村農民黨員56名,外招固定職工黨員20名,市場內流動黨員70名。

近年來,五里舖村社區牢牢堅持“圍繞發展抓黨建,圍繞黨建促發展”這一基本思路,“雙輪並驅”,探索出一條黨建與農村經濟同步發展的新路子,並摘取了一個又一個榮譽。村黨委堅持從嚴治黨,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和求真務實的態度,把黨建工作的重點放在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上,堅持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使黨建工作和農村經濟“雙輪並驅”,走出了一條黨建同農村經濟同步發展的新路子。

在新的形勢下,五里舖村始終堅持把黨委班子建設放在首位,作為關係全村改革發展前途命運的問題來抓,作為深化和落實“治庸”計畫的根本舉措來抓,下氣力建設團結、敬業、勤奮廉潔的領導班子,培養和造就一支甘當重任、善打硬仗的幹部隊伍。切實端正用人導向,營造“靠個人實績獲得資格證、靠民眾公認獲得通行證、靠集體領導獲取任命書”的用人氛圍,努力建設朝氣蓬勃、奮發有為、創業實幹、民眾滿意的領導班子和黨員幹部隊伍,使全村經濟始終保持了蓬勃發展的好勢頭,村黨委“富而思源,富而思進”,通過各種活動載體組織全體黨員、團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開展“對比”教育,主動找差距、挖潛力,為加快全村的經濟發展獻計獻策。為了激勵和引導年輕黨員在經濟領域實踐中接受鍛鍊和考驗,村黨委明確規定,不是黨員不能擔任企業“一把手”,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鍛造了一支充滿正氣與活力的黨員隊伍。村黨委按照“發揮城郊地區優勢,彌補耕地不足劣勢,調整勞動力和投入方向,興辦企業”的工作思路,提出了“走集體經營之路,實現共同富裕”的奮鬥目標。村黨委與企業集團公司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兼任公司董事長,使村黨委成了統攬全村工作的“董事會”,使全村村民在村黨委的領導下,走上了一條共同富裕的道路。

改革開放30年來,五里舖村依託城市,發揮區位優勢,始終堅持集體經營,統一發展,共同富裕的發展思路,以市場流通業和服務業為龍頭,大力發展鄉鎮企業,走出了一條發展——積累——再發展的科學發展路子。由最初的一個東部市場已經發展成為現在以東部綜合批發市場、東方大酒店為核心的甘肅東部企業集團公司,下轄蘭州東部綜合批發市場、蘭州東部副食品加工批發市場、蘭州東方大酒店、蘭州東升飯店、天水南苑山莊等8個全資、控股子公司,涉及商貿、賓館飯店、餐飲娛樂、建築裝潢、服裝加工等領域,年實現利稅上億元,成為全省經濟實力最強,市場輻射力最廣、商貿流通最活躍的大型鄉鎮企業集團之一。三十年來,村黨委始終堅持共同致富的方向和原則不動搖,並逐漸形成了與此相配套的領導、決策和管理體制。一是逐步建立完善了集體經營的領導體制,不斷提升村黨支部在經濟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使共同富裕有了可靠的組織保證。堅持實行村黨委與集團公司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兼任公司董事長,兩副擔子一肩挑,使黨委成了統攬全村工作的“董事會”,全面行使對經濟工作指揮、領導、協調和監督。二是實行“五統一”的經濟管理制度。即企業統一管理,資金統一使用,幹部村民統一調動,村民收入統一分配,生產經營統一安排,使全村經濟發展的所有要素都完全置於黨委的領導下,依靠分配槓桿有效調節村民收入。全村既沒有暴發戶,也沒有貧困戶,現有的9家企業,全是純粹的村辦全資集體企業,為全體村民所有,共同富裕落實到全體村民身上。三是建立完善的集體積累機制。村黨委在1985年頂住各種壓力將1000多萬元征地款全部用於興辦集體企業上,引導村民形成了集體經營比分散單幹有優勢,積累發展比分光吃淨有前途的共識,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這些年來全村每年經營收入都採用5:3:2的辦法進行再分配,其中“5”用於集體企業再投入,“3”用於村民分配,“2”留作企業長期發展基金。這一機制有效保障了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使村辦企業始終都有強大的資本後盾。

蘭州東部綜合批發市場是由村上獨資興辦和管理的大型綜合性批發市場,於1986年8月建成使用,是東部集團的骨幹核心企業,上世紀90年代初發展成為西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物流中心,市場輻射西北五省和西藏、內蒙古等省區,吸引了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5000多戶國營、集體、私營和個體經銷商設點經營。1992年起被省市政府列為建設蘭州商貿中心的重要工程之一,是蘭州市首家全封閉、全天候綜合批發交易市場。2003年以來年成交額一直穩定在50億元以上,市場規模和成交額連續10年居西北地區首位,占蘭州地區批發市場總額的五分之一,為蘭州東部經濟帶的崛起壯大和蘭州商貿中心的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先後被國家有關部門評為全國大型工業品市場50強、中國行業最大規模鄉鎮企業第17名、全國35個重點消費品市場之一、中國商品交易市場最具影響力獎、“全國誠信守法鄉鎮企業”。從2002開始東部市場重點實施“再造一個東部”的計畫,整體規劃是“十廳六城四場”的大布局,規劃總要求是東擴北拓,兩極延伸,形成以市場中軸為核心的“四縱二橫”圈形格局。現已完成市場一、二、三、四、五期工程改造,共投入資金6.56億元。2007年7月總投資約3.6億元的市場五期(小商品城)工程改造項目正式破土動工,現在已進入裝修、設備安裝階段。東部市場在整體改造工程過程中,始終把“辦一個市場,興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作為立足點和出發點。東部市場改造完成後,利稅總額將達到2億元,比2004年淨增1.6億元,可以提供5萬個就業機會,隨著市場硬體和軟體的不斷升級和提高,經營環境的徹底改善,將為廣大投資者提供更為理想的財富平台。

隨著集體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村民的富裕程度也越來越高。村民人均集體分配達到17000元,居全省首位,村民住宅全部為3-4層的小樓房,人均居住面積80平方米以上,家家實現了通水、通電、通話、通閉路,私有轎車、電腦普及,被譽為“隴原首富村”。村集體也十分重視社會保障和公益事業發展。從1983年開始,五里舖村社區就為男滿60歲,女滿55歲的村民發放養老金,成為全省第一個建立農村養老金制度的村集體,從最初的每人每月30元到2009年的每人每月1400元,30年翻了40倍,近三年村集體養老金累計支出近800萬元,真正實現了“老有所養”。為了解決城中村改造後村民的後顧之憂,2007年村集體又為全部村民繳納了城市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金。實現了適齡村民人人就業,並以東部市場為主體,解決了農村剩餘勞動力、城市下崗失業人員2萬餘人的就業問題。村集體每年投入100多萬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市容市貌,最佳化居住環境。從1993年開始村集體為每戶村民都訂閱一份《蘭州日報》,15年來一直沒有間斷,成了無可爭議的“蘭州日報村”,豐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1997年組建了全省第一支高檔次的農民樂隊,經常性參加大型文化演出活動,活躍了城鄉文化。

五里舖村把扶貧濟困作為己任,近年來先後捐資30多萬元在永登、榆中兩縣各建設了一所希望國小,多次為地震災區、抗洪救災、“121”雨水集流工程和社會福利事業捐款。在近三年的扶貧濟困獻愛心活動中累計捐款捐物100多萬元;在2008年5月份向四川地震災區的愛心募捐活動中,五里舖村村民與五里舖村旗下的東部市場、東方大酒店等各個實體及其工作人員、東部市場經營戶共籌集善款80餘萬元,表達了他們對地震災區的誠摯愛心。

近年來,五里舖村社區“圍繞發展抓黨建,圍繞黨建促發展”的路子越走越寬,呈現出六個顯著的特徵:一是集體經濟實力越來越強;二是村民家庭收入越來越多;三是民主管理的程度越來越高;四是村民社會保障服務越來越好;五是黨組織的向心力、凝聚力越來越強;六是對國家和社會貢獻越來越大。

五里舖村社區參與的榜單

榜單名得票數排名
展開更多五里舖村社區參與的榜單

相關卡片

  • 沒有相關數據
熱投榜單

新增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