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市

鹹陽市

總得票:206
所在地:中國->陝西
區劃代碼:2147483647
區劃代碼前6位:610400
人品密度:384 平方千米
人口數量:395.98 萬人
郵政編碼:712000
面積:10323.00 平方千米
行政區類別:地級市
電話區號:029
車牌代碼:陝D

鹹陽市簡介

漢景帝陽陵漢景帝陽陵三原城隍廟茯茶鎮茯茶鎮

鹹陽位於陝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陽,故稱鹹陽。它東鄰省會西安,西接楊凌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西北與甘肅接壤,全市轄1市2區10縣,總面積10196平方公里,總人口516萬。鹹陽風景秀麗,四季分明,物產豐富,人傑地靈,是古絲綢之路的第一站,我國中原地區通往大西北的要衝。鹹陽有著235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國甲級對外開放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雙擁模範城、國家衛生城市、首屆中國魅力城市、中國地熱城、全國十佳宜居城市、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市及中華養生文化名城。

區位優勢得天獨厚,是國家立體交通的新樞紐。鹹陽位於祖國版圖的中心,是中國大地原點所在地,自古就是西部戰略重鎮。今天的鹹陽,稱得上西北連線世界最便捷的城市。擁有國內六大航空港之一和西北地區最大的航空港及出口產品內陸港,從這裡坐飛機出發,一小時之內可達全國40多個重要城市。毗鄰亞洲在建最大的火車站,全國9條鐵路、6條高速路在此縱橫貫穿,正在規劃建設的北京至昆明、烏魯木齊至上海兩條高速鐵路唯一的交匯處也在這裡,鹹陽將形成到其他重要城市的陸路“一日交通圈”。屆時從鹹陽坐火車到北京4個小時,上海5個小時,必將為鹹陽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歷史人文深遠宏闊,是中華文明天然的博物館。鹹陽身處華夏歷史文化長河的發端,是秦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秦始皇定都鹹陽,使這裡成為“中國第一帝都”,也讓鹹陽成為每箇中國人都熟知的地方。鹹陽遍地秦磚漢瓦,境內文物景點多達4951處,五陵塬上漢高祖長陵、漢景帝陽陵、漢武帝茂陵、唐太宗昭陵、唐高宗和武則天合葬的乾陵等28位漢唐帝王陵寢連綿百里,舉世無雙,被譽為“中國的金字塔之都”。不來陝西領略不了中國歷史,不到鹹陽就體驗不到秦漢雄風和中華原生態文化的浸潤和滋養。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商鞅變法始於鹹陽,秦創設的統一度量衡,書同文、車同軌、郡縣制以及大一統思想,影響深遠,秦開創蘊含的革新開放、創新進取、誠信有為的文化元素,是我們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不竭動力。

現代產業基礎堅實,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橋頭堡。鹹陽孕育了中國的農耕文明,農業始祖后稷在此教民稼穡。是關中糧食生產的“白菜心”,每年給國家提供200萬噸以上的商品糧,尤其麵粉品質優良,享譽三秦。年產水果400多萬噸,是世界上唯一符合蘋果生產七項指標的最佳優生區,是全國最大的優質蘋果生產基地,全國總量10%以上的優質蘋果來自鹹陽,全球六分之一的濃縮果汁出自鹹陽。同時也是陝西最大無公害精細蔬菜生產基地,銷售範圍輻射西北。鹹陽地下水、煤炭、石灰石、地熱等其他自然資源也非常豐富。今天的鹹陽,更是西北重要的工業城市,是西北最大的電子工業基地,陝西重要的能化工業、輕紡工業基地,形成了以能源化工、裝備製造、電子、醫藥、紡織、食品、建材、航空物流、太陽能光伏等九大產業為主體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奠定了城市未來發展的雄厚基礎。

生態環境優美宜人,是自然人文交相輝映的現代宜居城。鹹陽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是西部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境內渭河、涇河、灃河交匯,400萬畝林地鬱鬱蔥蔥,自然條件宜人,神刀、神針、神脈、神袋、以及攻克腫瘤剋星的神醫等“五神”全國聞名,食療、醫療、藥療、水療、足療、茶療等“六療”特色保健項目一枝獨秀,每年吸引國內外1100多萬人次觀光旅遊。近年來,我們致力於打造美麗、浪漫、溫馨的城市家園,建設了一批秦漢主題鮮明的古典景觀,整座城市溢滿著濃郁的秦風古韻。蓄渭河水而成的“鹹陽湖”景觀碧波蕩漾,給鹹陽增添了靈氣,引來了人氣。5年來,鹹陽市區空氣品質二級以上天數保持在300天以上,城市綠化率、人均綠地面積位居北方城市前列。今天的鹹陽,已成為中華養生文化名城、中國十佳宜居城市、中國魅力城市,越來越讓每一個鹹陽人感到自豪,也讓每一個外來者稱羨。

發展前景無限廣闊,是未來西安(鹹陽)國際化大都市發展的大引擎。鹹陽迎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未來發展的光明前景令人憧憬。國務院《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把西安(鹹陽)打造成1000萬市區人口的現代國際化大都市。屆時,10公里長灃河將變成清水長廊,渭河將成為我們的城中河,昔日秦都城“灃渭貫都,以象天漢,橫橋南渡,以法牽牛”的恢宏氣勢將重現鹹陽,一個人文薈萃、底蘊深厚的鹹陽,一個更加開放、加速崛起的鹹陽,一個天藍水綠、更具魅力的鹹陽,將以全新的姿態呈現在世人面前!

【鹹陽簡介】

鹹陽市位於關中平原的中部,既在九竣諸山以南,又在渭水以北,山南叫陽,水北也叫陽,山水俱陽,故名鹹陽。鹹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中國的封建王朝一秦王朝建都之地。南北長145千米,東西最寬106千米,面積10196平方千米。轄興平市一市,秦都、渭城2個區,武功、涇陽、三原、禮泉、乾縣、永壽、彬縣、長武、旬邑、淳化10個縣,共有216個鄉鎮,8個街道辦事處,3843個行政村,163個居委會。人口516萬人。

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呈階梯形,表現為三個單元:一是南部渭河、涇河平原,約占總面積1/5;二是中部台塬區,也約占總面積的1/5;三是北部高原丘陵區,約占總面積3/5。境內大小11條土石山嶺,集中在北部。市區海拔378—421米。東北部的石門山海拔為1885.3米,為全市最高點。全市最低處在東南部三原縣大程鎮清河出境地,海拔362米。境內山脈集中分布在中北部,主要有子午嶺余脈的馬欄山、石門山,中部嵯峨山、筆架山、九峻山,北仲山和五峰山自南而北依次排列。

氣候:因地形特徵,又分為兩個具有明顯差異的氣候區:南部平原地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2℃,無霜期213天;北部高原溝壑區,氣候稍寒,冬春略長,年平均氣溫不足10℃,無霜期180天。全境年均降水量500—600毫米,由南向北遞增,50%集中在7、8、9月,常常秋雨連綿,久陰不晴。

河流:涇河從西北入境,向東南流出注入渭河。渭河自西向東沿南界流過,形成“人”型水系。其大大小小的河溝,像毛細血管一樣,分別注入涇渭兩條動脈。

礦藏:主要有煤、鐵,石灰石、陶土、鐵礦石、大理石等16種。市區北部屬渭北“黑腰帶”的一部分,煤炭儲量在100億噸以上,為陝西第二大煤田。中部石灰石儲量40億立方米。

經濟: 有耕地41.54萬公頃,是陝西主要糧、棉生產基地,全市有9個省級優質商品糧基地縣和6個國家級優質商品糧基地縣,人均產糧居陝西之首,每年提供商品糧5億多公斤。多種經營已形成以棉花,蘋果、烤菸、蔬菜、籠養雞、生豬等產品為主的15個商品基地。尤其是“紅富士” 蘋果等新品種多次獲國家和省優質果品獎。大力發展禮泉短富、皇家嘎拉、美國8號等優質品種。美國紅地球葡萄已在涇陽、三原、禮泉、永壽建立了200公頃開發示範園。境內動物以家畜家禽為主,是關中驢、秦川牛的主要產地,奶山羊發展較快,已成為陝西奶山羊基地之一。天然次生林5萬公頃,優勢樹種有遼東櫟,山楊,白樺、油松等,林木總蓄積量為456.5萬立方米。11.5萬公頃草場。中草藥資源比較豐富,已發現品種達626種。野生動物資源有鳥類14目、30科、140餘種。

鹹陽是一個新興的工業城市,已形成紡織、電子、煤炭、石油化工、機械為主體的工業體系。紡織工業經過5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棉紡、毛紡、化纖、印染、服裝、紡織機械及紡織科研門類齊全、相互配套的完整體系,成為全市出口創匯的主導產業,其年產值占全省紡織業的1/3。電子工業已成為實力較強、技術裝備水平較高的新興產業,全國最大的彩管廠陝西彩色顯像管總廠等13家大中型電子企業集中於市區西郊,其年產值占全省電子工業的近一半。秦都已被人們譽為“紡織電子城”。鹹陽市已成為陝西最大的果品生產加工基地,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電子工業基地、能源化工基地,醫藥保健基地、紡織工業基地。

交通: 隴海鐵路貫通東西,鹹(陽)銅(川)、西(安)韓(城)鐵路與隴海線在此交匯;西(安)蘭(州)、211國道、鹹(陽)宋(家川)、西(安)寶(雞)、西(安)銅(川)等公路幹線四通八達,縣縣、鄉鄉實現了油路化。已建成的西安至天水、西安至銅川高等級公路穿境而過。幾千年的“鹹陽古渡”已被橫跨渭河的鐵路和公路大橋代替。國內第四大機場西安鹹陽國際機場有國際、國內航線80多條。

名勝古蹟: 全市文物景點5000多處,國家級文物12處,省級73處。乾陵舉世聞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夫婦皇帝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的合葬墓。昭陵(唐太宗墓)、茂陵(漢武帝墓)、陽陵(漢景帝墓)等27座帝王陵墓和256座陪葬墓,形成綿延百里、蔚為壯觀的帝王陵墓群。還有鄭國渠渠首遺址、彬縣大佛寺、唐昭仁寺大殿、楊貴妃墓等。鹹陽市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

【地理位置】

鹹陽地處陝西關中平原腹地,位於東經107°38′至109°10′,北緯34°11′至35°32′之間,南與西安市隔水相望,北與甘肅相連,東與渭南、銅川市毗鄰,西與寶雞市接壤。全市總面積10213平方公里,總人口500萬,轄2區1市10縣,169個鄉鎮3736個行政村。

鹹陽自古素有交通要衝之稱。古時,鹹陽北有關中通往河西走廊的涇河谷地;南扼渭水漕輓天下;西通隴西;東處涇渭交匯地帶。左扶崤函,右控隴蜀,戰時兵家必爭。渭水於此折向東北,構成關中東西大道的分界線,自古中原和長安來往於川、甘、青、寧、新各地者,均由此處渡渭,鹹陽成為西出陽關,北上蕭關,東至長安,直抵中原的交通樞紐。爾後,隴海、鹹銅、西韓鐵路在此接軌,公路網織,四通八達,鹹陽國際機場是我國最大航空港之一,初步形成了公路、鐵路、民航相互交融的大交通格局。

近年來,在市委、市0的正確-下,全市上下堅持把發展交通事業作為富民興市和建設西部經濟強市的戰略措施來抓,全力實施交通跨越式發展戰略,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全市交通事業取得輝煌成就。

1、公路:截止2008年底,全市境內公路總里程4683.933公里,公路密度為45.87公里/百平方公里,按養管單位分:省高速集團、交建集團養管公路里程301.22公里(不包括繞城高速),鹹陽公路管理局養管的國省道里程為859.111公里;市地道處養管的農村公路3523.602公里。 全市擁有農村公路3386.929公里,其中縣道1590.999公里,鄉道1662.57公里,專用公路133.36公里。按技術等級分:一級路173.115公里,二級路520.828公里,三級路1738.582公里,四級路1968.003公里,等外路86.91公里(等外路全部為專用公路)。目前,176個鄉鎮3685個行政村,現有村級公路總里程11869公里(含生產路)。現已實現油路化(水泥化)的村級公路共6700公里,通3289個行政村,238個行政村實現砂石化。

2、鐵路:鹹陽車務段管轄隴海線、鹹銅和西戶支線總計163公里上的20個車站,2002年,完成貨物傳送量281.76萬噸,旅客傳送量163萬人次,運輸總收入26658.59萬元,完成年度計畫的115.5%,創車務段歷史最好水平。

3、民航:西北最大、中國六大航空樞紐之一的西安鹹陽國際機場是我國重要的國內幹線機場、國際定期航班機場和區域性中心機場,距市區僅9公里。目前,機場與12個國家和地區的26家航空公司建立了業務往來,國內通航主要城市90多個,國際11個,已形成以西安為中心,溝通祖國各地的航空運輸網,並有通往日本、韓國、泰國等國的國際航線和香港、澳門的地區航線以及新加坡、亞塞拜然的包機航線,機場旅客吞吐量達1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近10萬噸。總投資73億元的二期工程正在建設,建成後,年旅客吞吐量可達2600多萬人次。

【氣候環境】

鹹陽市地處暖溫帶,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冷熱乾濕分明。氣候溫和,光、熱、水資源豐富,利於農、林、牧、副、漁各業發展。年平均降水量537—650mm,年平均溫度9.0—13.2攝氏度,全年太陽輻射 4.61×109—4.99×109焦耳/平方米。年累計光照時數平均為2017.2—2346.9小時,六、七、八三個月的日照時數約占全年的32%,對夏季作物的成熟和秋季作物的生長發育很有利。自然資源豐富 。有煤炭、石灰石、陶土、鐵礦石、大理石、油頁岩及石油、礦泉水、地熱水等礦產資源。煤炭探明儲量120億噸,原煤生產能力300多萬噸,是陝西的第二大煤田,為國家後備能源基地。石灰石儲量5000億噸,正待大規模開發。地熱面積達800平方公里。境內有涇河、渭河、灃河、黑河、泔河等八條河流,地表水徑流量70多億立方米,地下水綜合補給量70多億立方米,城市供水充足。經濟作物種類多、分布廣,其中沙棘、黃芪、山楂等野生植物有很大的開發利用價值。

【自然地理】

◎河流 水資源

鹹陽市水資源主要由河川徑流和地下水組成。全市多年平均自產地表徑流5.43億立方米,地下水不重複量3.66億立方米,另外還有入境客水量60.79億立方米。大氣降水是地表徑流及地下水補給的主要來源之一。年平均降雨量567.9毫米,年降水總量58.60億立方米。各地年降水量的分布呈南少北多之大勢。

河流水系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渭河幹流從南緣流過,在市境匯入的主要支流有漆水河、新河、灃河、涇河、石川河,其中涇河最大,形成了涇河、渭河兩大水系。市內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和溝道有158條,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6條。

地下水資源蘊藏豐富,水資源總量11.3億立方米。有溫泉12處,熱水鑽空9處。水資源人均水量為全省水平20.5%,全國水資源9.8%。呈現出南富北貧的分布規律。

◎土地資源

全市土地總面積101.96萬公頃,按地貌特徵可分為土石山地、丘陵地、原地和川道四大類。鹹陽市土壤分布屬於暖溫帶半濕潤落葉闊葉林灌叢褐土帶向北部的暖溫帶半乾旱草原黑壚土帶的過渡帶。北山以北屬黑壚土帶,北山以南屬褐土帶。耕地面積2001年末40.70萬公頃,占總土地面積的39.9%;園地11.85萬公頃,占11.6%;林地17.98萬公頃,占17.6%;牧草地2.28萬公頃,占2.2%。鹹陽市農耕地墾殖指數為56.7%,遠高於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水澆地面積占到總耕地面積的48.3%,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生物資源

鹹陽市氣候溫暖,雨量適度,地形複雜,土地廣闊,為生物的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植物資源豐富,2001年全市尚有天然次生林5萬公頃,優勢樹種有遼東櫟、山楊、白樺、油松等。大面積的人工林以刺槐為主,四旁綠化為楊樹為主。林木總蓄積量為436.5萬立方米。11.47萬公頃草場,理論載畜量15.7萬個羊單位。中草藥資源比較豐富,開發利用歷史悠久,2001年已發現品種多達626種,分布遍及全市。野生藥材138種,人工種植藥材33種。此外,野生果類植物、野生油料植物、纖維植物、香料和化工原料植物等均有一定蘊藏量,但開發利用還很不充分。野生動物資源有鳥類14目30科140餘種,獸類6目14科約40種。經濟價值高的野生動物有狸、獾、鼬及鳴禽等。

◎礦產資源

境內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探明22種,已開發利用10種,主要有煤、鐵、石灰石、石英砂岩、陶土、油頁岩及石油等,主要集中在北中部台坳區,其中經濟價值最大的是煤炭資源。煤炭資源集中在彬縣、長武縣、旬邑縣、淳化縣、永壽縣的部分地區。已探明儲量為101億噸,預測為150億噸左右。煤種主要為不粘結煤、長焰煤,為中灰粉、低硫、低磷至中磷、低發熱值至高發熱值的低變質煙煤,是較好的動力煤和氣化用煤。石灰石是鹹陽市僅次於煤炭的重要礦產,儲量非常豐富。主要分布在中部的乾縣、永壽縣、禮泉縣、淳化縣、涇陽縣、三原縣境內的北部山地一帶,東西延長75公里,質量佳、厚度大,儲量估計有3000億立方米。礦石的碳酸鈣含量97%以上,氧化鈣含量55%以上,是生產水泥、電石、輕質碳酸鈣等產品和燒制石灰的優級礦石。

2022年4月,鹹陽市被確定為“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

2022年1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鹹陽市為2021年度國家衛生城市(區)。

2021年,鹹陽市GDP達2581.32億元,位列2021年陝西省各大城市GDP排名第3位。

2021年11月,2021年中國城市可持續競爭力排名發布,鹹陽市位列第115名。

2021年11月,2021年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發布,鹹陽市位列第133名。

2021年9月,鹹陽市上榜2021數字經濟城市發展百強榜第89名,為數字經濟三線城市。

2021年8月,鹹陽市被認定為首批陝西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馬欄紅蘋果)。

2021年7月,鹹陽市被確定為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

2021年5月,聯合國人居署發布2021中國城市排行榜(聯合國版),鹹陽市位列三線城市。

2021年5月,鹹陽市位列2021年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第64(三線城市)。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鹹陽市人口數量為547萬人,位列陝西省各地市人口數量排行榜第3位,位列全國各大城市人口數量排行榜(地級市及以上)第133位。

2021年5月,鹹陽市上榜2021中國地級市百強品牌城市榜單第56名。

2021年4月,鹹陽市入選2021首屆中國文化百強市。

2021年4月,鹹陽市在2021全國城市傳播熱度排行榜(地級市)中位居第90。

2021年3月,鹹陽市名列2021年中國城市綜合實力排名榜第64位。

2021年1月,《2020年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排名》出爐,鹹陽市位列第129名。

截止2020年12月,全國城市普通高等學校數量排名榜:鹹陽市排名39位,擁有高校數量13所。

2021年1月,2020年中國效率“百高市”名單出爐,鹹陽市排名第57。

2020年11月,中央文明辦公布第六屆複查確認保留榮譽稱號的全國文明城市名單,鹹陽市入選。

2020年10月,鹹陽市榮獲2020年全國雙擁模範城(縣)稱號。

2020年10月,“2020中國藍天百強城市榜”出爐,鹹陽市位列第108名。

2020年8月,體育總局確定鹹陽市為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

2020年7月,《2020全國網紅城市排行榜》發布,鹹陽市位列榜單第81名。

2020年6月,《2019年中國最佳求學城市排行榜》發布,鹹陽市位列榜單第31名(代表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20年5月,鹹陽市位列2020年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第65。

2020年,2019年陝西省各市GDP排行榜出爐,鹹陽市以2195.33億元位列第4位。

2017年11月,鹹陽市上榜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和複查確認繼續保留榮譽稱號的往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

2016年7月,鹹陽市榮獲2016年全國雙擁模範城(縣)稱號。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鹹陽市參與的榜單

榜單名得票數排名
展開更多鹹陽市參與的榜單

相關卡片

  • 沒有相關數據
熱投榜單

新增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