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步鎮

炭步鎮

總得票:121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地區省會:廣東省
所屬城市:廣州市
所屬縣/區:花都區
區劃代碼:2147483647
區劃代碼前6位:440114
人品密度:423 平方千米
人口數量:4.80 萬人
郵政編碼:510000
面積:113.50 平方千米
行政區類別:
電話區號:020
車牌代碼:粵A

炭步鎮簡介

塱頭古村塱頭古村谷詒書室

炭步鎮位於廣州市花都區的西南部,西與三水相連,南與南海相鄰,東與白雲區神山鎮接壤,西北面是赤坭鎮。貫穿全鎮的有花都大道、禪炭公路、巴江河和在建的西二環高速公路。珠江水泥廠、花都港、越堡水泥廠礦山、花都汽車城也在我鎮境內。炭步的交通優勢和地緣優勢比較突出。2002年5月,省建設廳確定炭步鎮為省中心鎮,2003年,被廣州市確定為第二批中心鎮。炭步鎮總面積為113.5平方公里,下轄27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總人口約4.8萬,其中農業人口39400人,另有外來人口約16000人。二OO四年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GDP)17.26億元,比上年增長13%。工農業總產值48.06億元,比上年增長12%。其中工業總產值42.67億元,比上年增長13.3%;農業總產值5.39億元,比上年增長3%;農民人均收入7308元,比上年增長3%。全年稅收收入8520萬元,比上年增加1556.8萬元,增長22.36%。今年1---10月,我鎮實現GDP15.36億元,與去年同比增長10.68%,工農業總產值為37.1億元,與去年同比增長6.3%,其中工業總產值為33.12億元,與去年同比增長6.56%,農業總產值3.98億元,與去年同比增長2%。財政收入為3201.1萬元,與去年同比增長187.3%;稅收收入為8088.9萬元,與去年同比增長33.9%。.

2021年10月,炭步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679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炭步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炭步鎮榜上有名。

2014年7月,炭步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塱頭古村

塱頭古村位於廣州市花都區炭步鎮。塱頭古村立村於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距今已有642年的歷史。塱頭村現保存完整的明清年代青磚建築有近200座,其中祠堂、書室、書院共有近30座,炮樓、……詳情>>

藏書院村

藏書院位於炭步墟西南六公里處,開基始祖譚嘉靖,於明朝中葉從廣州白雲區郭塘村分枝遷入發展而成,始名為藏壽莊,建國後行政村名曾改為“藏峰村”,改革開放後恢復藏書院村名延用至今。村中古村落建築面積……詳情>>

茶塘古村

茶塘村位於炭步鎮西南禪炭公路西側,村民多姓湯,湯姓於宋代從南海遷至此,立村約700年,湯字水旁,茶亦為水,塘能容之,故名“茶塘”。村中古建築占地6.7萬多平方米,現存較為完整的明清建築約12……詳情>>

塱頭村古建築群

塱頭村始建於南宋,定型於清末,擁有完整的明清建築風格古建築群。初次來到塱頭村的人都會為村口巨大的風水塘,和幾十間一字排開的祠堂、書院所震撼。這是一個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至今仍保存完好……詳情>>

藏書院村譚氏宗祠

譚氏宗祠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炭步鎮藏書院村,始建清鹹豐元年,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重修。譚氏宗祠坐西南朝東北,廣三路,深三進,總面闊23.6米,總進深39.1米,建築面積約900平方……詳情>>

藏書院村洪聖古廟

洪聖古廟位於炭步鎮藏書院村。始建年代不詳,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重建,嘉慶七年(1802年)重修,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重建,1998年重修。坐西朝東,廣三路,總面闊18.3米,總進……詳情>>

炭步鎮特產與美食炭步檳榔香芋

炭步檳榔香芋是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炭步鎮的特產。炭步檳榔香芋個頭大,呈欖核形,澱粉質多,有粉而香之優點,用來做菜,香氣四溢。炭步檳榔香芋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廣州市炭步鎮檳榔香芋種植創業基地成立……

釉下彩景泰藍

釉下彩景泰藍是一種瓷彩科研新成果,遠銷海內外的著名工藝品。早在1938年,一批旅居廣州市的花縣藕琺瑯藝人失業回鄉,1958年,這些老藝人在政府的支持下,在炭步鎮成立“紅星特種工藝燒瓷生產合作社”,恢……

炭步文崗香芋

花都區炭步鎮文崗村生產的“炭步芋頭”遠近聞名。傳說清朝乾隆微服游江南,有一次到達炭步圩,他在食店裡吃飯時問店主:“有什麼好吃的家鄉菜?”店主介紹了一道“文崗芋頭燜扣肉”,乾隆王吃後大加稱讚。他回到北京……

炭步香芋頭

京塘蓮藕、炭步香芋頭,琺瑯製品。北興鎮京塘村:京塘蓮藕。炭步鎮:炭步香芋頭。赤坭鎮西蓮塘村:蓮藕。……

炭步鎮民俗文化洪拳

洪拳是優秀的民間傳統武術,為廣東南拳“洪劉蔡李莫”五大名拳之首。洪拳最早盛行於花縣、禺北一帶,現於廣東各地及海內外許多地區都流傳甚廣。洪拳是以龍、虎、獅、豹、蛇、鶴等象形與特性結合武術技法創編而成,有……

炭步鎮名人賴漢英

賴漢英(1813~1908),炭步賴屋村(今炭步鎮民主村)人。他出生於農民家庭,頗通文史,兼知醫理,且擅長武藝,村中不少人拜他為師。漢英是洪秀全的妻弟,曾參加廣西金田起義,任內醫,授職同軍師。鹹豐二年……

黃學準

黃學準,字三平,號皞子,明,南海人。嘉靖二十三年潛江知縣。(一)筆者通過查尋廣州《黃氏家譜》,準確地說,黃學準是今廣州市花都區炭步鎮朗頭村人。其先祖在南宋時期(1140)先從湖廣(湖北)江夏郡(今武漢……

湯廷光

湯廷光(1865~1933),幼名朝焰,庫名廷光,字朗亭,炭步石湖山村人。廷光畢業於黃埔水師學堂,隨後派往英國留學。學成回國後,長期在艦艇工作。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中日海戰中,廷光為定遠艦管帶,……

張其光

張其光(1912~1984),原名鑽悠,後改名其光,化名道如,曾用筆名迦奴、於君、顏孫、閒人。炭步鎮鴨湖村人。其父遠程,在梧州經商。張其光出生於梧州。家業破產,隨父遷回廣州,唯讀了半年中學就失學了。民……

羅華堂

羅華堂(1874~1939),炭步鴨湖村人(今瓦步村),世代務農,年幼喪父,其母及弟妹四人,力耕不足餬口。華堂因家貧輟學,17歲受僱於永兆公司,在渡船當踩車工。該船航行於廣州—赤坭,經營客貨運輸。一次……

黃棣棠

民國29年(1940)9月9日出生,廣東花都炭步鎮人。中學高級教師,中共黨員。1962年8月起參加教育工作,1978年起任黃圃鎮中學校長,1980年9月任新開辦的中山市農業技術中學(後改名為中山市職……

炭步鎮參與的榜單

榜單名得票數排名
展開更多炭步鎮參與的榜單

相關卡片

  • 沒有相關數據
熱投榜單

新增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