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孚縣

道孚縣

總得票:40
所在地:中國->四川->甘孜州
區劃代碼:2147483647
區劃代碼前6位:513326
人品密度:8 平方千米
人口數量:5.34 萬人
郵政編碼:626400
面積:7053.00 平方千米
行政區類別:
電話區號:0836
政府地址:鮮水鎮
車牌代碼:川V

道孚縣簡介

道孚縣位於四川省西北部,甘孜州東北部,處青藏高原東南緣的鮮水河的斷裂帶。東與丹巴,西同新龍,南和康定、雅江,北與爐霍及阿壩州的金川、壤塘等共七縣接壤相鄰。境內幅員面積7546平方公里。人口4.5萬。有藏、漢、羌、回、苗等16個民族,其中以藏民族為主體,約占總人口的89%。

道孚,古名道塢,歷史悠久。隋為附國地,唐屬吐蕃,至清宣統三年(1911年)「改土歸流」置道塢設治局,民國元年(1912年)設縣治,始稱道塢縣,翌年更名為道孚縣。1936年紅軍長征途徑道孚,朱德、劉伯承、徐向前等老一輩革命家在此建立政權,成立波巴依得瓦道孚縣政府,是革命老根據地。

道孚縣地處三疊紀沉積盆地發育區,礦產成礦地質條件良好,開發潛力大,道孚縣已有金、銀、鎢、錫、鈮、鈹、鋰、鉭、水晶等九大高值礦種,也有可供地方利用的鐵、泥煤、石灰岩、溫泉等固液體礦產資源。有新興工業礦物原料--紅柱石礦產地多處,有大型礦產資源規模的鉛鋅礦,有多處銅礦資源產出地。總計有礦產資源7類14種56處產地。現鉛鋅鐵礦正在開採,並初見效益,道孚縣礦產資源品種之多,特別是高值礦產資源品種之多,是不多見的。充分利用這一優勢,潛力巨大,前景樂觀。

道孚縣森林資源十分豐富,境內地勢北高南低,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河谷幽深,山高林密,莽莽林海,交錯分布,集中在溝谷陰坡、半陰坡的濕潤地帶。全縣有林地面積141913.5公頃,活立木蓄積8313607立方米,森林資源覆蓋率為13.58%,主要樹種有冷杉、雲杉、樺木、青槓、高山柏、楊樹、沙棘等,經濟林木有蘋果、花紅、甜杏、蜜桃、核桃、花椒、山梨等。林區內動植物種類繁多,珍稀野生動物活躍期間,如一級保護動物有豹、雪豹、金雕、胡兀鷲、西藏野驢、褐馬雞等,二級保護動物有黑熊、棕熊、小熊貓、細嘴松雞、藏馬雞、岩羊、盤羊等,並盛產蟲草、貝母、羌活、雪蓮花,大黃、黃芪等名貴中藥材,松茸、對雞油菌、羊肚菌、大腳茹等食用菌類倍受中外消費者青睞。

道孚縣境內水利資源較為豐富,全縣內有大小河流100多條,多年平均徑流量為84.34億立方米,其中本地徑流量為41.44億立方米,其餘為過境水量。全縣人均水資源量為91752立方米,為全省人平水資源量3170立方米的28.74倍。縣內河流分屬雅礱江和大渡河水系。其中雅礱崐江水系在縣境內流域面積為5094.51平方公里,大渡河水系在縣境內流崐域面積為2414平方公里。

全縣河流的流域面積(50--100)平方公里內的有6條;(100--200)平方公里內的25條;(200--300)平方公里內的有3條;(300--500)崐平方公里內的有2條;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5條;其餘均為50平方公里以下。限於道孚縣財政拮据,使得道孚縣豐富的水利資源無法得以合理開發利用。就目前為止,道孚縣主要開發利用的發電量僅為0.5963萬千瓦,占可開發量10.92萬千瓦的4.49%。由此可見,道孚縣的水利資源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道孚縣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原始度高,是青藏高原上的一片淨土。「泰寧自然風景區」總面積2千平方公里,由埡拉神山、雍正帝敕建惠遠寺,八美千枚岩石林、五色海、溫泉組成,與九寨溝、塔公草原相連;「玉科自然保護區」,被世人稱為「康巴阿勒泰」,風景如畫,也是康巴奇人洛珠的故鄉;「道孚民居」融建築、宗教文化藝術、民俗民風為一體,為藏區一絕。流行四種語言、興兩套禮儀,風俗奇特,值得考證研討。這裡有紅軍遺址、老街窄巷與新城形成鮮明對比,紐日河畔有十世班禪大師諭示修建高53.4米的藏區最高勝利塔。專家評價:「到藏區不去參觀道孚,猶如到了北京未去長城」。

自然地理

道孚縣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的鮮水河斷裂帶,是山地與高原間的過渡帶。位於甘孜洲東北部,雅礱江支流——鮮水河中下游,東北與丹巴、金川接壤,東南與康定、雅江毗鄰,西北與新龍、爐霍、壤塘交界。

地理坐標為東經100°32ˊ—101°44ˊ,北緯30°20ˊ—31°32ˊ,東西116.24公里,南北長132.44公里,全縣土地總面積7053平方公里。

在省旅遊西環線上的格大梁子上縱觀左右,青藏高原的界線十分清晰;亞拉雪山方向奇峰林立,地質年代久遠,仿佛乾瘦老人,是典型的山地地貌;惠遠寺方向山形渾圓,正隨青藏高原快速隆升,仿佛青春光彩四溢的姑娘,是典型的高原地貌。道孚境內地形複雜、地貌多樣,雪峰、峽谷、江河、湖泊、瀑布、土石林一應俱全,而且獨具特色。踏入這塊別具風格的土地,如入夢幻境界,一切一切都如詩、如畫,實在是人間的香格里拉。

地處川西北高山高原區,全境屬大雪山北段,東部海子山海拔5820米,其餘諸嶺多在4000米左右,南端河谷最低處亦為2670米。

道孚縣屬大渡河水系的主要河流有玉曲河、曲瓦魯科、五香柯、東谷河、沙沖河和114條山溪,流域面積2452.2661平方公里,水資源總量為11.97億立米,另加溫泉9個,死水湖53個。

屬雅礱江水系的主要河流有鮮水河、慶大河、茶埡河和427條山溪,流域面積為5094.5155平方公里,水資源總量為29.47億立米,另有溫泉7個,死水湖73個;全縣總徑流量為41.44億立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153.81萬千瓦。

【自然資源】:道孚縣地域遼闊,地形複雜,氣候多樣形成了生物的多樣性。全縣總幅員面積為7053平方公里,有耕地120872畝,人均占有耕地2.98畝;有天然草地625萬畝,其中可利用草地37.87萬公頃,載畜能力78.1萬個羊單位;林地440萬畝,森林覆蓋率25.3%。牧業、林業是我縣資源優勢中的優勢。

【礦產資源】:道孚縣礦產種類多,貯量大,品位高,有八美農戈山多金屬大型礦床,含鉛礦、銀銅;玉科極生溝鎢錫礦床;痲孜菜子坡187.1萬噸藏量的小型富鐵礦;各卡鄉小型磁鐵礦;扎壩區容須卡鋰輝中型礦床;仲尼鄉的鋰輝和鈹礦床;扎拖鄉的中型水晶礦床;瓦日鄉的中型石炭礦床等,貴重金屬的黃金礦在各區鄉均有藏量較大的礦點。痲孜鐵礦潛力足,農戈山鉛鋅礦前景看好。2005年,全縣5個礦點創利稅578萬元,各種規費540餘萬元,民眾獲得運輸收入3379萬元,勞務收入562.5萬元。礦產業已成為道孚縣目前的支柱產業。

【水能資源】:道孚縣屬大渡河水系的主要河流有玉曲河、曲瓦魯科、五香柯、東谷河、沙沖河和114條山溪,流域面積2452.2661平方公里,水資源總量為11.97億立米,另加溫泉9個,死水湖53個;屬雅礱江水系的主要河流有鮮水河、慶大河、茶埡河和427條山溪,流域面積為5094.5155平方公里,水資源總量為29.47億立米,另有溫泉7個,死水湖73個;全縣總徑流量為41.44億立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153.81萬千瓦。

【生物資源】:縣境內不同海拔的層狀地貌,構成了多層次的不同生物種群,群落的立體分布特徵。林種植被主要有5科10屬20種,草種植被主要有56科158屬321種。野生藥用植物78科302種。國家一級保護珍稀動物有9種,二級保護動物有40種,其它野生動物有26種。各種野生菌類繁多。農作物以小麥、青稞、豆類、洋芋、油菜、蘿蔔、蓮花白、元根為主。家禽家畜以豬、牛、羊、馬、雞為主。2005年止,全縣新種植沙棘6500畝、半夏1100畝、附子200畝;開展了半夏、沙棘的初加工,建設美國山杏基地1.6萬畝。

【旅遊資源】:道孚縣旅遊資源分布廣、內涵豐富、文化底韻濃,遍及22個鄉鎮,旅遊資源主要有:道孚民居,康巴一絕;亞拉雪山,夢幻仙境;御建古剎慧元寺,佛壇生輝;「康巴阿勒泰」的玉科大草原;格薩爾文化走廊上的龍燈大草原,牧民心中的「香巴拉」;高山峽谷中的扎壩文化,神秘莫測;造型奇特、千姿百態的八美變質岩石林,國內唯一,世界罕見的地質奇觀。道孚旅遊已是全省西部自然生態旅遊大環線上一顆璀璨的明珠。2005年,成功舉辦了道孚首屆「農耕文化節」,展示了「情歌故鄉的後花園」的深厚底蘊。全年共接待遊客10萬餘人次,實現旅遊收入6000餘萬元。

歷史沿革

道孚昔稱「道塢」,藏語譯意為「馬駒」,縣名依地形而定,縣城地形如馬,故名。民國2年(1913)改名道孚。

相傳,縣城所在的地形神似馬駒,故名。一說,木雅貢嘎山下,一大一小兩匹野馬在肥沃的綠草地上安詳的吃草,一天神狩獵者見之,發箭射擊,大馬中箭而亡,馬駒驚恐而逃,逃至水草豐茂的道孚安居下來,繁衍出無數風流傳說,道孚這個地名便據此而來。

隋為附國地。唐屬吐蕃。

明屬長河魚通寧遠宣慰司(簡稱明正土司)。

清康熙四十年(1701),冊封境內十土百戶。

雍正七年(1729),境內由明正、丹東、痲書、孔撒四土司分治。

宣統三年(1911),置道塢設治局。

民國元年(1912),置道塢縣,翌年更名道孚縣,屬川邊特別行政區。

民國14年(1925)屬西康特別行政區。民國24年(1935),設西康宣慰使公署駐道孚。

1936年,紅軍長征經道孚,成立道孚縣博巴政府、泰寧區博巴政府及格西葛卡、痲孜、孔色、明正、亞卓、扎拖、仲尼等鄉的博巴政府。

民國28年(1939),屬西康省第一行政督察區。

1950年,屬西康省藏族自治區。

1955年,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1978年撤銷乾寧縣,所轄協德、扎壩2區劃歸道孚縣。

1990年全縣轄5區、1鎮、22鄉,縣治鮮水鎮,距州府康定219公里,離省會成都585公里。

風土人情

牛羊內泡膜是回族特有的傳統風味美饌。它以選料嚴、烹製精、營養豐富,香醇味美而譽滿中外。

牛羊肉泡膜的吃法很講究,烹製泡膜前,食者自己將饃掰碎,碎如繩頭,以便入味。掌勺師傅看饃走湯,逐碗烹製,武火急煮,兩翻裝碗即成。傳統煮法有「乾泡」、「口湯」、「水圍城」。食時切忌攪動,講究從一邊「蠶食」,以保持鮮味。食後飲用「高湯」一碗,濃香溢口,回味不絕。

康巴藏族生活在一種特殊的地域裡,高聳的雪山,湛藍的天空,綠色的森林,如茵的草原,幽深的湖泊,湍急的江河等,無不賦予其美的啟迪和無限的想像力,從而使康巴藏族服飾豐富多彩、絢麗多姿。

藏裝,藏語稱為「曲巴」,雖有地區差異.但其基本特徵是大襟、寬腰、長袖、超長、無扣。藏裝品種多樣,可分為長袖高領襯衣、寬腰粗布襯褲、長袖皮袍、布袍、無袖袍、長坎肩、短坎肩、圍裙、腰帶、靴、帽等。藏裝的特點是寬大、保曖、實用、一衣多用。藏袍長過身高,左襟大,右襟小,無領。著裝十分講究,先穿上襯衣和襯褲,然後將袍底提至習慣高度,一般男至膝,女至腳面,再用腰帶紮緊,前面要平整,後面折皺要有序。腰帶紮好後放下衣領,將提起的部分垂懸於腰部,形成一個自然的寬大的囊袋,可以隨身攜物乃至放嬰孩。穿好袍後一般要露出右臂,有的則將雙袖橫扎於腰際,裸其雙臂,露出高領襯衣。接著再穿靴戴帽,佩掛各種飾物。

康巴服飾農區和牧區有所區別,主要反映在服裝用料和頭飾上。過去農區主要以氆氌為衣料,也有用布或毛嗶嘰的;牧區則使用耐寒的綿羊或山羊皮,一般為皮朝外毛在內的板皮袍。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二十年來,康巴藏族民眾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現在無論農區或牧區,衣料質地都有了很大的改進,除勞作時穿習慣的氆氌袍外,平時一般都穿錦花袍、綢花袍、繡花緞袍、提花皮面泡等。此外,農牧區藏裝部有鑲邊的習慣,一般鑲上黑色平絨、毛呢或彩色氆氌,也有許多在衣襟、袖口、底邊等處鑲上水獺皮、虎、豹皮等動物皮毛。鑲邊大約寬10至15厘米,也有寬達30多厘米的。

康區婦女喜歡圍「幫典」。這是被看作藏族婦女象徵的花條圍裙,由紅、黃、藍、綠、白等十餘種彩色布料組成。高級的圍裙藏語稱「斜瑪」,其色條多而細密;一般圍裙稱「布魯」,其色條少而寬疏。

康巴藏族無論男女,都喜愛穿藏靴。藏靴有多種,主要有「松巴鞋」和「嘎洛鞋」。松巴鞋底為牛皮,用粗毛線縫釘3至5厘米厚;鞋幫用紅、藍、綠等顏色的絲線繡彩邊;鞋面為氆氌或黑色布料;鞋筒高至腿肚部,後邊開一條約15厘米長的口子。有的松巴鞋用牛毛捻的繩納底,底厚約6厘米,一般夏季穿用。嘎洛鞋用牛皮作底,鞋幫用三層氆氌粘縫而成;鞋尖如船端上翹,跟和尖都用黑皮包縫;鞋面用黑牛皮條和絲線鑲邊;鞋筒用條格氆氌拼縫,花紋豎立,後腿肚開口處加染色羊皮加固,深受藏民喜愛。

康巴藏族服飾最大的特點是運用金銀珠寶裝飾,其飾品遍及頭、發、頸、胸、腰、背、腕、指等處。康巴藏族十分講究頭飾,特別是婦女,其飾品大多集中在頭上。從髮式上看,一般扎一獨辮者表示未婚,雙辮者表示已婚;無數小辮中若有兩大主辮者表示已婚,一主辮者表示未婚;有的中老年婦女剪成光頭,表示喪夫不嫁;有的在髮辮中加綠色絲線或取掉有色絲線,表示家有喪事。康區婦女有扎108根小辮的習慣,通常由四人幫忙。梳頭前先洗淨頭髮,頭髮上抹上酥油和髮膠,梳一次頭往往要花數小時。梳後的髮辮既亮又硬,可維持數月不亂。從髮飾上看,其飾品主要有金、銀、銅、貝殼、蜜蠟、珊瑚、瑪瑙、綠松石等。康區一般把頭飾分為四種:「棟久」,從兩鬢髮際垂下的飾物;「脫久」,從耳上兩側髮際垂下的比「棟久」稍大的飾物;「連久」,從髮辮梢連線的假髮上的胎板及飾物;「達久」,頭頂至額前或兩端的珠串飾物。甘孜有從發頂至腳跟部用一胎布相連,上鑲有各種珠、貝、幣的頭飾,稱為:「連修」。

過去,康巴藏族家庭的財富主要集中在婦女的服飾上,而男子的飾物相對簡單一些。康巴男子一般將袍下擺提至膝蓋以上,脫兩袖扎於腰際,腰間除嘎烏,火鏈等佩物外,一把橫別的長腰刀十分耀眼。頭髮紮成飾有紅或黑色絲線的獨辮盤繞於頭上,耳戴鑲有寶石的單掛耳環,十分英武。隨著物質財富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康巴男子的飾品也更加豐富多彩了。在甘孜藏族服飾展示場上,婦女們身著價值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元的服飾令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而男人們色彩斑斕,獨具特色的服飾更讓人耳目一新,嘖嘖稱奇。在此,康巴漢子的原始粗獷,威武剽悍得到充分顯現,讓人過目不忘,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撼。

當人類邁向物質文明時,首先意識到裝飾自己。從原始到現代,從樹葉、獸皮到粗布、綢緞,從貝殼、骨器到金銀珠寶,康巴藏族服飾從某一側面濃縮了歷史的進程。在千姿百態的康巴藏族服飾中,人們看到了中國改革開放為康巴藏區帶來的巨大變化,看到了服飾、藝術與財富的有機融合,看到了藏民族更趨完美的審美情趣。傳統不僅沒有被遺棄,而且更加豐富多彩、斑斕絢麗。

經濟概況

2005年,道孚縣在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礎上,強力推進「三個轉變」,圍繞經營城市,發展民營經濟,人力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生態建設,扶貧開發六篇文章;生態農牧業,生態旅遊業,優勢礦產業,生物資源開發,民族文化產業五大支柱;農牧業產業結構調整,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社會治安長治久安三項工作來展開全方位的工作。使城市的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水、電、路、通訊設施進一步改善,一座現代化的新型城市正在崛起,人民的生活也發生巨了大變化,正在逐步擺脫貧困走向富裕。

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6億元,同比增9.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0.52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0.29億元,增長1.29%,其中:工業實現增加值0.2億元,增長24.2%;第三產業增加值0.95億元,增長9.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47億元。實現農業增加值0.14億元,增長2.7%;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6億元(五年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3億元),增長21.17%;其中基本建設投資0.116億元。全年建成投產項目24個,新增固定資產2039.19萬元。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0.46億元,增長16.3%;財政收入完成0.1億元,增長114.37%,比「九五」期末增427%;農牧民人平純收入1260元,增長11.1%,比「九五」期末增606元;科技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24.7%。金融運行平穩,全年各項存款餘額達16126萬元,同比增18%。各項貸款餘額3188萬元,其中道孚公積金中心共發放住房貸款900萬元。

行政區劃

道孚縣位於四川省西北部,甘孜州東北部,處青藏高原東南緣的鮮水河的斷裂帶。東與丹巴,西同新龍,南和康定、雅江,北與爐霍及阿壩州的金川、壤塘等共七縣接壤相鄰。

Daofu Xian

513326

626400

縣人民政府駐鮮水鎮

2004年,道孚縣轄2個鎮(鮮水、八美)、20個鄉(格西、痲孜、孔色、葛卡、亞卓、仲尼、紅頂、扎施、下拖、瓦日、木茹、甲斯孔、甲宗、七美、銀恩、維它、龍燈、協德、色卡、沙沖)。

交通通訊

道孚的交通不僅是甘孜藏族自治州通往北路8縣的第一站,也是通往西藏的門戶。地理位置被歷代兵家重視,是屯兵之地。川藏公路317線貫通道孚境內,每天都有十多輛客車直達康定、成都。境內八丹公路可經過丹巴、小金、灌縣到達成都。縣城至玉科公路可通過阿壩州至成都。雅道線可把道孚至甘孜州南部的雅江等縣相連。道孚的公路可算得上四通八達。如今,全縣鄉鄉通公路,縣境內專用道有17條,共長315.5公里。成都至道孚的柏油路已完成,大大提高了行車速度。道孚縣不僅交通發達,而且通信發展迅速,全國電話直撥、尋呼機、行動電話已全面開通。

2021年8月,道孚縣被確定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道孚縣人口數量為5.34萬人,位列甘孜州各縣市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0位,位列四川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69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2735位。

2020年1月,道孚縣被命名為四川省第四批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單位)。

2019年3月,道孚縣上榜2018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2018年9月,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名單出爐,道孚縣在列。

道孚縣參與的榜單

榜單名得票數排名
展開更多道孚縣參與的榜單

相關卡片

  • 沒有相關數據
熱投榜單

新增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