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水鎮

裏水鎮

總得票:184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地區省會:廣東省
所屬城市:佛山市
所屬縣/區:南海區
區劃代碼:2147483647
區劃代碼前6位:440605
人品密度:5472 平方千米
人口數量:41.25 萬人
郵政編碼:528000
面積:75.38 平方千米
行政區類別:
電話區號:0757
車牌代碼:粵Y

裏水鎮簡介

里水夢裡水鄉景區

佛山市南海區裏水鎮位於佛山市東北部,東與廣州接壤,西距佛山僅10多公里,廣佛高速公路橫貫而過,鎮內的西江支流與廣州直接通航,水陸交通方便快捷。

佛山市南海區裏水鎮地處珠江三角洲,物產豐饒,人傑地靈。全鎮面積75.38平方公里,轄1個城區辦事處和20個村委會,本地戶籍人口70918人,外來暫住人口45000多人。1999年全鎮經濟總收入52億元,財政總收入1.64億元,城鎮職工人均貨幣收入125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700元,年末人均儲蓄存款餘額2.73萬元,是“廣東經濟四小虎”一-南海市的重點鎮之一。

創業不尋常,改革幾番新。近年來,佛山市南海區裏水鎮委、鎮0非常重視投資環境建設,堅持規劃先行,以建設現代化小城鎮為目標,高標準地投入搞好城鄉規劃。交通、能源、通訊、供水等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滿足了全鎮經濟發展的需要,成為民營企業、外資企業蓬勃發展的重要因素。

佛山市南海區裏水鎮的三大產業保持了較快的發展。按照鎮委、鎮0提出的繼續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調整和扶持第二產業,推動“六大產業系列發展”,積極拓展第三產業的工作思路,加快了三大產業的發展速度。農業上除了較好的完成了糧食、蔬菜、優質魚的種養任務外,還積極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引入高值、優質品種:珍禽、觀賞魚、高值花木等,大力發展“三高”農業。

多年來,佛山市南海區裏水鎮重視民營和外資經濟,引導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朝著規模化、多元化、集團化方向發展。全鎮具有一定規模的私營企業1000多間,這些企業行業布局合理,產品結構多元化,以襪業系列、金屬製品系列、木製裝飾材料系列、空調電器系列、化工醫藥系列、製鞋業系列為主,整體上保持了較快的發展速度。1999年,鎮內超10間私營企業銷售收入超億元。鎮內第三產業穩步推進,全面發展,形成了一個以商貿流通、飲食、金融、交通運輸和郵電信息為主,行業門類齊全,多種經濟成分並存和協調發展的第三產業群。

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雙豐收,使佛山市南海區裏水鎮呈現一派百花齊放、0滿園的景象。佛山市南海區裏水鎮認真貫徹“以城鎮為龍頭,以村戶為基礎,以道路為紐帶,城鄉一體,共建文明,同求安定,共促繁榮”的方針,提高精神文明建設的綜合水平,使鎮容鎮貌煥然一新,文明新風吹拂家家戶戶,出現了佛山市“十佳文明村”榜首——里水村等一批先進典型。.

2022年1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裏水鎮為2021年度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21年10月,裏水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12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裏水鎮榜上有名。

2021年9月,裏水鎮上榜2021中國高質量發展百強鎮,位列第9。

2021年9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公布第三批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名單,裏水鎮榜上有名(花卉)。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裏水鎮人口數量為41.25萬人,位列南海區各鎮(街道)人口數量排行榜第4位。

2021年2月,廣東省2020年度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鎮名單出爐,裏水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裏水鎮榜上有名。

2019年11月,裏水鎮被認定為2019年廣東省森林小鎮。

2017年11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裏水鎮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14年7月,裏水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08年4月,環境保護部授予裏水鎮第七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南三花工委舊址

中共南三花工委舊址位於南海區裏水鎮北沙沈村,建築面積為200平方米。1993年,由沈村村民籌資,在沈文玉私塾舊址上重建;1995年由市政府撥款維修。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共南海組織受到……詳情>>

里水西華寺遺址

西華寺原址位於南海區裏水鎮西華村的石門山麓。2006年10月,在武廣客運專線建設過程中,西華村村民在西華寺遺址挖出一塊成化十年(1474年)立石、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的《石門山重建西華寺碑……詳情>>

賢僚古建築群

賢僚古建築群三紅村位於裏水鎮賢僚村委會,現存古建築群主要以達宏鄭公祠、泗源鄭公祠、熙堂鄭公祠等祠堂,承流巷、由義巷、餘慶巷、長樂巷等13條古巷道,三間兩廊鑊耳山牆硬山頂建築民居為主,保存完好……詳情>>

北涌亭

明南海北涌亭原位於南海市裏水鎮新聯村。始建於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清鹹豐六年(1856年)和光緒九年(1883年)均重修,1998年遷建於裏水鎮城區沿江公園內。亭平面近似正方形,面積6……詳情>>

湯南古村落

湯南村山清水秀,民風純樸,歷來是魚米之鄉。古時發展比較好的時期在清乾隆至道光年間,因為當時很多人出外做生意,賺了一些錢,村民熱心搞家鄉建設,建造了不少房屋、廳堂、廟宇、圍牆、炮樓等。這些古建……詳情>>

赤山古村

赤山古村位於裏水鎮中部,約於1350年開村,始祖李文舉於公元1350年由南雄珠璣巷遷於此,原稱赤火崗,又名積富村,因村後有個山崗泥土呈赤紅色,傳說“赤艷顯光榮,山高仙靈氣”,故山取名為赤山。……詳情>>

裏水鎮名人鄧剛

鄧剛(1891~1984年)原名紹雄,字君毅。里水鄧崗人,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入廣州新少年學堂,後轉啟明學堂。翌年秋,考入廣東陸軍國小堂。三十四年加入中國同盟會。翌年,入南京陸軍第四中學堂。宣統……

半日安

半日安(1906~1970年)原名李鴻安,里水赤山村人。少時拜名藝人馬師曾學藝,由於他口才敏捷,語言幽默諧趣,長相機靈善變,戲路較廣,適宜擔當丑角。30年代開始,加入“覺先聲”粵劇班,與薛覺先、唐雪卿……

裏水鎮參與的榜單

榜單名得票數排名
展開更多裏水鎮參與的榜單

相關卡片

  • 沒有相關數據
熱投榜單

新增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