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八都鎮

廿八都鎮

總得票:228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地區省會:浙江省
所屬城市:衢州市
所屬縣/區:江山市
區劃代碼:2147483647
區劃代碼前6位:330881
郵政編碼:324000
行政區類別:
電話區號:0570
車牌代碼:浙H

廿八都鎮簡介

2021年12月,浙江省民政廳認定廿八都鎮為浙江省革命老區鄉鎮(街道)。

2021年12月,衢州市公布廿八都鎮為2021年度衢州市健康鄉鎮。

2017年8月,廿八都鎮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

2016年1月,廿八都鎮入選第三批美麗宜居小鎮示範名單。

2015年7月,廿八都鎮入選第三批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示範名單。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廿八都鎮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2007年12月,廿八都鎮被浙江省教育廳授予第十一批浙江省教育強鎮榮譽稱號。

2007年5月,廿八都鎮被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為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廿八都名源於宋熙寧四年(1070年),1931年始建鎮,1991年9月15日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廿八都鎮地處浙、閩、贛三省交界的仙霞山脈中,是一個小盆地。古鎮群峰拱衛,峰巒疊翠,南有小崗嶺水庫,引水沿廿八都溪從北到南縈迴而過一水縱貫,景色殊為秀美。國道205經本鎮入閩,使之三省邊界的重要集鎮。自唐末黃巢義軍“刊山七百趨建州”開闢仙霞古道,成為京城通往福建沿海等地重要陸上通道以來,廿八都逐為古代商貿、軍事重地。來自各地的歷代官兵滯留和商賈雲集,繁衍著142種姓氏,9種方言,民俗風格多樣,民間文藝薈萃,形成了與其它江南水鄉古鎮迥然不同的“移民文化”,被譽為“文化飛地”、“移民小鎮”。廿八都有其特有的禮儀、節慶及民間藝術。如婚嫁習俗仍沿用黃巢起義軍從河南帶來的形式;節慶活動也與周圍鄉鎮有很大不同,在建房造屋、遷居建灶以及端午中秋重陽等節舉行廟會社戲外,還要舉行舞龍燈、踩高蹺、盪旱船、滑石塊等重大慶典活動,民間文化還有山歌、民舞、剪紙、木偶等等。廿八都在千年歷史中,既容納了各地的移民,也容納了各地的語言和文化習俗,這是其它江南古鎮和山地古村落中無法見到的獨特的文化奇觀。古鎮又因四周關隘拱衛,少受戰亂干擾,至今仍保存有兩段較完整的約1公里長的古商業街道和36座民居古建。鎮上的一條古街,是上個世紀保存下來的,窄得無法通行汽車,但兩邊店鋪密集,戶戶相挨,居民家內都十分乾淨整潔,門前掛著傳統的標誌物,從街的這頭到那頭綿延三華里,儼然成了富有文化氣息的明清一條街。十餘幢公共建築,二十多幢古民居基本保持明、清兩代建築風貌。其建築風格與浙皖一帶的“四水歸堂”水鄉民居不同,融合了浙式木雕、徽式磚雕、贛式灰牆、閩北客家式甚至還有洛可可式等的建築風格的建築。尤其是大小兩座“文昌閣”,建築內還保存了大量文化價值相當高的璧畫以及保嬰局的碑文,在國內罕見。因此,被之為“民間建築博覽館”。其規模之大,藝術水平之高,保存之完整,實屬國內罕見。古道、雄關、小橋、流水、農家,古街沿溪曲折有致,古建傍水高低錯落;鎮內有諸多風景名勝,如:水安涼風、楓溪望月、鄭狩晴嵐、龍山牧馬等十大景觀。尤其是鎮外的自然景區——浮蓋山更有“小黃山”之稱。浮蓋山位於鎮南3.5公里處,與福建毗鄰,又名疊石山。.

江郎山·廿八都旅遊區

江郎山·廿八都景區由江郎山、廿八都、清漾三個部分組成,核心景區面積17.98平方公里。景區資源豐富,集丹霞地貌、古建民居、毛氏文化於一體,是世界自然遺產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17年2月,

仙霞關

仙霞關始建於北宋,是與劍門關、函谷關、雁門關齊名的中國四大古關口之一,是浙江省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浙江省經典紅色旅遊線路之一、浙江省八大徒步旅遊線路之一。仙霞關地處浙閩贛三省要衝,素有“東

江山文昌閣

文昌閣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清 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位於廿八都鎮潯里村東北端。廿八都在仙霞關下,為浙閩交界之重鎮,文化交會之地,文昌閣建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坐北朝西

廿八都鎮民俗文化廿八都古民居建築藝術

廿八都古鎮因四周關隘拱衛,少受戰亂干擾,至今仍保存有兩段較完整的約1公里長的古商業街道和36座民居古建。鎮上的楓溪街是上個世紀保存下來的,窄得無法通行汽車,但兩邊店鋪密集,戶戶相挨,居民家內都十分乾淨

廿八都鎮參與的榜單

榜單名得票數排名
展開更多廿八都鎮參與的榜單

相關卡片

  • 沒有相關數據
熱投榜單

新增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