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棲鎮

塘棲鎮

總得票:164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地區省會:浙江省
所屬城市:杭州市
所屬縣/區:臨平區
區劃代碼:2147483647
區劃代碼前6位:330110
郵政編碼:310000
面積:79.00 平方千米
行政區類別:
電話區號:0571
車牌代碼:浙A

塘棲鎮簡介

古老的京杭大運河,由北向南逶迤而來,象一條絢麗多彩的緞帶維繫著南北大地。古鎮塘棲,就座落於這京杭大運河的南端。如果把浙江諸多名鎮比作顆顆璀璨的明珠,塘棲便是鑲嵌在古運河畔分外奪目而耀眼的一顆明珠,其獨特的水上街市風貌和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無可替代。著名文學大師豐子愷先生曾對她作出如此評價:“江南佳麗地,塘棲水鄉是代表之一。”塘棲,地處杭嘉湖平原南端,是浙北重鎮、江南水鄉名鎮、杭州市六大組團之一的中心城鎮。塘棲水陸空交通十分便捷,杭寧高速穿城而過,09省道、京杭運河東西向貫穿全鎮,三條主幹道直通杭州,距杭州主城中心十公里,為杭州水上巴士終點站。現轄28個村,6個社區,近10萬人口,總面積79平方公里。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花果之地、絲綢之府、枇杷之鄉”。塘棲歷史悠久,始建於北宋,自元代商賈雲集,蔚成大鎮,明清時富甲一方,貴為“江南十大名鎮”之首。塘棲,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文人輩出,書香傳世;塘棲,文物遺產眾多,廣濟長橋、郭璞古井、乾隆御碑、棲溪講舍碑、太師第弄、水南廟……默默向人們細述當年風采;塘棲,人傑地靈,物產豐盛,枇杷名揚天下,絲綢香飄海外,自古就是貢品。塘棲是座古鎮,同時也是一座新城,雖然歷經歲月滄桑,失去了“三十六爿橋”、“七十二條半弄”的風貌,但是她的魂和根還在,並且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在經濟大潮中,她依然走在餘杭區的前列。先後獲全國千強鎮、浙江省文明鎮、浙江省綜合實力百強鄉鎮、浙江省十大歷史文化名鎮、浙江省衛生鎮、杭州市經濟發展十佳鄉鎮、杭州市現代化標誌性教育強鎮、國家枇杷原產地域保護之鄉等榮譽稱號。2005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到了105.8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4.23億元,農民人均收入9620元,財政總收入2.18億元。塘棲現已形成金屬製品、蜜餞食品、農藥化工、針織服飾四大優勢產業和絲綢、服裝、建材等傳統產業,努力培育以汽配、機械機電、電子、包裝為主的新興產業。塘棲鎮黨委、0在餘杭區委、區0的正確領導下,以“繁榮運河水鄉文化,復興塘棲千年古鎮”為總體發展目標,在“十一五”期間,抓住機遇,把塘棲建設成為以水鄉古鎮文化為背景,以現代工業為支柱,以特色農業為基礎,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以“杭州威尼斯”塘棲水城項目建設為突破口,以商貿、人居、休閒、旅遊為亮點的“組團中心”。.

2021年10月,塘棲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493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塘棲鎮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塘棲鎮榜上有名。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塘棲鎮第四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14年7月,塘棲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1年4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塘棲鎮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運河·塘棲古鎮

塘棲位於杭州市北部,距市區中心約20公里,距區政府所在地臨平約13公里。塘棲應運河而興,歷朝歷代均為杭州市的水上門戶。塘棲在明清時富甲一方,貴為江南十大名鎮之首。鎮區內河道縱橫、水網密布,是

餘杭方誌館

餘杭方誌館坐落於京杭大運河畔,塘棲鎮水北街的西端。由兩幢明清風格的二層舊宅構成,白牆青瓦,古色古香,環境清幽。方誌館占地面積765.56平方米,建築面積1286.64平方米。分為地情研究中心

乾隆御碑

乾隆御碑位於水北街原杭州水利通判廳(添設府)內。至民國初,府址被毀,而碑尚存,由崇裕絲廠首任廠長盧錦江建盧宅內時,將碑砌入牆內,幸以保存下來。乾隆御碑通高5.45米,其中碑額高1米,寬1.5

塘棲廣濟橋

廣濟橋(又名碧天橋,通濟橋),是古運河上唯一大跨度的七孔石拱橋,橋長78.7米,面寬6.12米,頂寬5.2米,端設石階八十,石欄素麵,橋欄飾有捲雲抱鼓石,又有望柱六十四,上刻覆蓮,中孔跨徑1

運河穀倉博物館

運河穀倉博物館展陳面積6500平方米,是一座下沉式建築,也是國內唯一一所以穀倉為主題的全代史博物館。展館保留完整的乾隆十六年的御碑和現有興良米業廠原國家儲備糧倉的老建築,通過挖掘運河漕運文化

大綸絲廠舊址

大綸絲廠舊址位於塘棲鎮水北社區里仁路2號。年代為近代,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2009年,大綸絲廠舊址被公布為杭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東至文物本體外擴約35米,局部避讓現

塘棲鎮參與的榜單

榜單名得票數排名
展開更多塘棲鎮參與的榜單

相關卡片

  • 沒有相關數據
熱投榜單

新增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