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口鎮

官道口鎮

總得票:179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地區省會:河南省
所屬城市:三門峽市
所屬縣/區:盧氏縣
區劃代碼:2147483647
區劃代碼前6位:411224
人品密度:96 平方千米
人口數量:2.20 萬人
郵政編碼:472000
面積:230.00 平方千米
行政區類別:
電話區號:0398
車牌代碼:豫M

官道口鎮簡介

2022年1月,河南省農業農村廳認定官道口鎮為河南省首批省級一村一品示範村鎮(特色產品:二仙坡蘋果)。

2019年11月,官道口鎮被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認定為2019年河南省特色生態旅遊示範鎮。

2016年12月,官道口鎮上榜第四批河南省特色景觀旅遊名鎮。

2014年7月,官道口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官道口鎮位於盧氏縣北端。面積209平方千米,人口21696人(2017年)。轄官道口、嶺南、秋涼河、百家房、江槽、永渡、寨上、耿家莊、金家溝、耿家、莊科、新坪、三官廟、郭家埝、磨上、大嶺、車家嶺、楊眉河、黑牛19個行政村(其中三個行政村合併),185個村民小組。鄭盧、三淅高速交匯於鎮區並設出口(豫西大峽谷),G209和S323穿境而過。以山地丘陵地貌為主,土地面積廣、旅遊資源豐富,是全國重點鎮、河南省經濟發達鎮行政體制改革試點鎮。

沿革

據傳說該鎮地處官、商來往盧、靈、洛三縣必經之道,又系四山環繞,地勢險要的隘口,因而得名“官道口”。

明末至民國19年(1930年)前屬尊賢里,1930年後撤里劃為四區,民國31年(1942年)改為平等鎮。1947年解放,將原屬靈寶縣轄的百間房、秋涼河、嶺南和官道口街以橋為界的北半部劃歸盧氏官道口,屬杜關區。1956年建官道口中心鄉,1958年轉入杜關公社,1961年恢復杜關區,分設為官道口公社。1965年撤區,仍並歸杜關公社,1971年分設官道口公社。 1984年政社分設,建鄉政府和經聯社,分管行政和經濟。1995年元月,撤鄉建鎮。

地理

地質條件一一中元古代官道口群命名地

官道口群由下而上包括高山河組、龍家園組、巡檢司組、杜關組和馮家灣組,歸屬中元古代晚期:店、含燧石條帶狀白雲岩和厚層白雲岩的龍家園組呈帶狀分布於官道口、張家坡、草術桐以南、八寶山以北地區。

地形地貌一一崤山中段,中山丘陵、北雄南秀

官道口鐐地貌以丘隙為主,平均海拔880米,歷史上由於眾多河流的切割,山體破碎較重,次級分水嶺縱橫交錯,呈現為一種波狀起伏的中山地貌景觀。境內豫西大峽谷多有險峰峭壁,長約30多公里,西側山峰在海拔620~1111.2米之間,寬度30~50米,峽谷彎彎曲曲飄落在巍巍秦嶺群山之間。

氣候條件一一大陸季風.叉無醅暑,避暑勝地

該鎮地處淺山區:平均海拔在800至1500m之間,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0℃,最高溫度38℃,最低溫度-19.5℃。春,夏季主導風向為東南風,秋、冬 季為西北風,年降雨量632毫米。多集中在7、8月份,無霜期150天左右,積溫37I0T,日照吋數2200小時,日照率為50.2%。

河流水文一一水量不均,水質不高,南富北貧

官道口鎮境內有三條主要河流;東幽河、潯嶼(南幽)河、官道口河(秋涼河)。

東幽河源於三官廟村,流經郭埝村、磨上村,流入洛寧境內。潯嶼河源於金家溝村和莊科村,流經耿家村.新坪村,流入洛寧境內。秋涼河源於耿家莊村和寨上村,流經永渡村、官道口村、百間房村、秋涼河村、嶺南村,流入靈寶境內。另外,杜關河在鎮域兩邊界短暫流經官道口鎮永渡村,境內段稱沙溝。

行政區劃

官道口鎮轄官道口、嶺南、秋涼河、百家房、江槽、永渡、寨上、耿家莊、金家溝、耿家、莊科、新坪、三官廟、郭家埝、磨上、大嶺、車家嶺、楊眉河、黑牛19個行政村,185個村民小組。

[代碼]411224103:~200官道口村 ~201嶺南村 ~202秋涼河村 ~203百家房村 ~204江槽村 ~205永渡村 ~206寨上村 ~207耿家莊村 ~208金家溝村 ~209耿家村 ~210莊科村 ~211新坪村 ~212三官廟村 ~213郭家埝村 ~214北磨上村~215大嶺頭村~216車家嶺村 ~217楊眉河村 ~218黑牛村

交通建設

三淅、鄭盧兩條高速交匯於鎮區-,並設出口(豫西大峽谷);G209、S323交匯於鎮區,交通區位優勢明顯;19個行政村均通水泥路,組組通道路覆蓋90%以上。

集鎮建設

2017年末,官道口鎮鎮區常住人口8000人,城鎮化率36.9%,建有綜合性商貿市場一個,容納商戶50餘家,鎮區有商販80餘戶,各項生活需求均可滿足。

豫西大峽谷

豫西大峽谷風景區,位於豫、秦、晉三省結合部的三門峽市盧氏縣官道口鎮境內。峽谷呈東西走向,象一條由西向東延展的飄帶,由大大小小99級瀑布及300多個潭池組成。每當汛期來臨,潭上飛珠濺玉,霧氣騰

瓮關村史家大院

瓮關村史家大院位於盧氏縣官道口鎮楊眉河村。年代為清。瓮關村史家大院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史家大院位於盧氏縣官道口鎮楊眉河村瓮關自然村的群山環抱之中。官道口鎮舊稱“尊賢里”,為南陽、襄陽

金雞谷

金雞谷:位於官道口鎮莊科村境內,景區全長15公里。金雞谷內山巒疊嶂,怪石林立,樹木參天,有大小山峰20多座,各種灌木叢生,古樹挺拔,主要樹種有樺櫟樹、鮑榆樹、小黃楊、黑松等。金雞谷頂峰有大片

石人山抗日戰役紀念碑

石人山抗日戰役紀念碑矗立於官道口鎮東北5公里處,209國道東側。由一塊約6米長、2米高的巨大片石製作而成,紀念碑底座由水泥打造,外鑲褚紅色牆磚。石碑名由蔣介石之孫、蔣經國之子、國民黨原副主席

石大山抗日戰役紀念碑

石大山抗日戰役紀念碑:石大山位於官道口鎮西北部5公里處,海拔1900米,為崤山西部山峰.石大山懸崖峭壁、地勢險峻、雄關漫道、易守難攻,由於它周圍地勢險峻,加之正南是將軍山,中間突出一道“魚脊

李密墓

李密墓:位於官道口鎮三官廟村南,唐代墓葬,1986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李密(582年--618年)隋末瓦崗軍首領。與王世充交戰失敗後降唐,後又判唐,在三官廟被唐軍伏兵所殺,葬於此。面積

官道口鎮參與的榜單

榜單名得票數排名
展開更多官道口鎮參與的榜單

相關卡片

  • 沒有相關數據
熱投榜單

新增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