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托海鎮

可可托海鎮

總得票:177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地區省會:新疆
所屬城市:阿勒泰地區
所屬縣/區:富蘊縣
區劃代碼:2147483647
區劃代碼前6位:654322
人品密度:500 平方千米
人口數量:6000.00 萬人
郵政編碼:836500
面積:12.00 平方千米
行政區類別:
電話區號:0906
車牌代碼:新H

可可托海鎮簡介

可可托海鎮位於阿勒泰地區富蘊縣西北部,距縣城距離52公里,地理位置為東經88°50′,北緯47°20′,可可托海鎮為山地,海撥1200米左右,屬大陸性寒溫帶乾旱氣候,冬寒夏涼,素有"中國寒極"之稱。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氣溫37℃,最熱的七月份平均氣溫25℃,極端最低氣溫-51.5℃。極端最高氣溫37℃,年平均氣溫-1.9℃。夏季少雨日照長,冬季風大多雪。年均降水量250毫米,年平均風速1.4米/秒,常年主導風向為西北風。凍土深度2.2米,無霜期120天。東臨吐爾洪鄉,西接鐵買克鄉,行政轄區面積為12平方公里。全鎮四面環山,額爾齊斯河由東向西流經全鎮,將山城分為南北兩部分。

目前,全鎮總人口6000餘人,由漢、哈、維、回等七個民族構成,其中漢族占38.24%,哈族占40.88%,維族占13.88%,回族5.58%,其他少數民族占1.42%。鎮轄三個居委會,一個行政村-塔勒特村,該村全為哈薩克族,有149戶714人,耕地面積2280畝。行政區內有1個大型工礦企業--新疆稀有金屬有限責任公司和15個行政事業單位。

歷史沿革

可可托海鎮是依託新疆稀有金屬而發展起來的一個獨具特色的工業小城鎮,此鎮曾是富蘊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該地三十年代初為遊牧區,當時河兩岸山青水秀,蒼松、翠柳、白樺交錯蔥鬱,為此哈薩克族牧民稱之為"可可托海",語意為綠色的叢林。1935年在此地發現稀有金屬礦藏,1951年由中蘇合營成立新疆有色公司阿山礦管處,開始大規模開採,到1955年蘇方撤離時已基本形成一個礦山集鎮,遺留下許多俄式建築,是一個具有五十多年稀有金屬礦產品生產歷史,曾經為國家的經濟和國防建設作出過重大貢獻的稀有金屬礦山企業,人口最多時達到3萬餘人。可可托海黑色金屬居全疆之首,全國第二,特別是稀有金屬、重金屬聞名遐爾,可可托海鎮轄區內稀有金屬礦早在建國初期便響譽海內外,被稱為世界第四大露天礦的“三號礦脈”,含有鉭鈮、鉀、矽等84種礦物,被中外專家稱之為“天然礦物陳列館”。60年代,從三號礦脈開出的礦石就占了我國還蘇聯外債的三分之一。“三號礦脈”經幾十年的開挖,現已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地坑,好似一頂草帽,深達200餘米,“三號礦脈”現已通過申報獲得“國家級地質公園”稱號。.

2016年10月,可可托海鎮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為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

2015年8月,農業部認定可可托海鎮為第五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黑加侖)。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可可托海鎮第四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14年7月,可可托海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4年2月,可可托海鎮入選為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可可托海鎮參與的榜單

榜單名得票數排名
展開更多可可托海鎮參與的榜單

相關卡片

  • 沒有相關數據
熱投榜單

新增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