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圩鎮

橋圩鎮

總得票:653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地區省會:廣西省
所屬城市:貴港市
所屬縣/區:港南區
區劃代碼:2147483647
區劃代碼前6位:450803
人品密度:826 平方千米
人口數量:10.00 萬人
郵政編碼:537000
面積:121.00 平方千米
行政區類別:
電話區號:0775
車牌代碼:桂R

橋圩鎮簡介

港南區橋圩鎮位於貴港市東南部,距貴港市區29公里,東鄰湛江鎮、西交瓦塘、新塘鄉、南接木格鎮,北鄰八塘鎮、東津鎮,黎湛鐵路和324國道橫貫圩鎮,興六高速路穿鎮而過,是貴港市東南部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全鎮總面積121平方公里,其中城鎮面積3平方公里,總人口100221人,全鎮耕地面積60570畝,其中水田46650畝,旱地13820畝。現轄25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

2002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2.7億元,財政總收入1254.8萬元,人均純收入2346元。全鎮現有大小企業2720多家,從業人員3.3萬,2002年總產值6.6億元,形成了羽絨、塑編、精米、化工、建材、麻繩、中藥材七大支柱產業。其中有以華昌、港利、建興為代表的90多家羽絨廠,年加工羽絨2.3萬噸;以松達、朝陽、新興為代表1 0家塑編廠;以宏豐為代表的15家精米加工廠;以華寶為代表的5家建材廠;以南風化肥廠為代表的化工業;麻繩加工1000多戶;以宏發土產藥材為代表30家藥材加工業,特別是羽絨、塑編兩行業,為全國最大基地之一。

農業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最佳化,形成優質谷、穿心蓮、蠶桑、澤瀉、甘蔗、水果、馬碲七大農業基地。其中,全鎮優質谷種植面積占水田面積的95%,甘蔗8500多畝,蠶桑5000畝,穿心蓮8000畝,澤瀉10000畝,荔枝、龍眼16000畝,馬蹄3000畝,畜牧水產業也有了很大的發展,生豬年存欄3.8萬多頭,羽鴿年產43萬羽,水產養殖4600畝。

城鎮建設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三高標準,先後開發了羽絨堀工業區、青山工業區、瓦子嶺商貿區、牛嶺街開發區、福旺園商業區、教育花園開發區、修建了三個專業市場,擴建和亮化了所有的街道,完善城鎮有關設施,城鎮的市場體系,交通通訊,供水供電、污水排放等設施齊全。

橋圩鎮相繼榮獲“首屆中國鄉鎮投資環境300佳”、“全國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示範區”等光榮稱號。.

2020年4月,橋圩鎮被命名為首批廣西民營經濟示範鄉鎮。

2017年12月,橋圩鎮上榜廣西2017年度自治區級生態鄉鎮名單。

2017年8月,橋圩鎮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

2014年7月,橋圩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陳岸故居

陳岸故居級別:縣級時代:清嘉慶23年(1818年)地址:港南區橋圩鎮南溪橋村大松山屯3隊保護範圍:以故居為中心,東北、西南、西北三面以屋檐滴水範圍為界,東南面至月牙塘東岸邊為界.建控地帶:以……詳情>>

譚壽林故居

譚壽林故居級別:縣級時代:清乾隆年間地址:港南區橋圩鎮震華村譚嶺屯保護範圍:以故居為中心,東南面、東北面、西北面三面以屋檐滴水範圍為界;西南面以譚承啟房屋為界;譚壽林夫人宅居以四面屋檐滴水為……詳情>>

橋圩鎮名人譚壽林

譚壽林(1896~1931.5) ,號祝封,曾用名覃樹立,筆名曼殊、勉予。廣西貴縣(今貴港市) 人。生於農民家庭。民國6年(1917年)春,考入貴縣中學。10年9月,考入北京大學英文預科班。11年,加……

陳岸

陳岸,原名楊善安,1910年1月出生於貴縣橋圩大南村。1928年7月加入共青團,同年11月加人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橋圩區委委員兼團委書記、共青團貴縣縣委委員、中共貴縣縣委委員、中共貴縣縣委書記。193……

楊雄

楊雄(1907-1950) 原名楊麗章,橋圩大南村人。在貴縣師範讀書時與後來做慣匪的李吐英結拜兄弟。曾任國小校長、鄉公所辦事員。20年代後期,混入中國共產黨,不久被開除出黨,後加入中國國民黨。1944……

楊瞻

楊瞻(1905-1934) 又名楊柳溪,橋圩鎮大松山村人。1924年夏進入上海東亞體育專科學校讀書,參加“五卅運動”。1926年畢業回鄉,參加地方農民運動,加入共青團。1926年秋至1929年冬先後在……

楊德雲

楊德雲(1893-1930) ,橋圩鎮大松山村人。1927年參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貴縣南區南溪橋黨支部書記。 1929年2月任中共貴縣委員會委員。在領導貴縣革命鬥爭,開展南區農民運動和建立武……

橋圩鎮參與的榜單

榜單名得票數排名
展開更多橋圩鎮參與的榜單

相關卡片

  • 沒有相關數據
熱投榜單

新增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