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度c最初的開端

"38度C"(讀作 "三十八度Celsius")最初是從攝氏溫標(Celsius scale)的創建開始的。攝氏溫標是由瑞典天文學家安德斯·攝爾西烏斯(Anders Celsius)在1742年提出的。在攝氏溫標中,水的沸點被定為100度,而水的凝固點(冰點)被定為0度。

攝氏溫標的最初版本與現今的版本相反,即沸點為0度,冰點為100度。這個系統後來被瑞典科學家卡爾·林奈(Carl Linnaeus)反轉,成為我們今天所知的攝氏溫標。這個反轉是在攝爾西烏斯去世後不久發生的,大約在1745年。

"38度C" 這個溫度在攝氏溫標中代表的是攝氏38度,也就是說,在這種溫標下,物體的溫度比攝氏溫標的冰點(0度)高38度。在醫療領域,體溫常被測量為37度左右,這是正常的人體溫度範圍。如果體溫達到或超過38度,通常被認為是發燒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