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行星介紹

截至2023年,太陽系中有八顆行星,它們按照與太陽距離的遠近排列,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重新定義了行星,導致冥王星的地位被降級為「矮行星」。以下分別介紹這些行星:

  1. 水星(Mercury): 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環境極端惡劣,表面溫差極大,白天可達427°C,夜晚可降至-173°C。水星沒有衛星,但有一個形似月球的巨大隕石坑——卡洛里盆地。

  2. 金星(Venus): 金星被稱為「地球的姊妹星」,因為它的大小和質量與地球相似。然而,金星的環境極端不利於生命,擁有極高的溫度和壓強,大氣主要由二氧化碳組成,並有硫酸雲層。

  3. 地球(Earth): 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已知擁有生命的行星,有豐富的水資源和適宜的大氣層,這使得地球上的生命得以繁衍。地球有一顆自然衛星——月球。

  4. 火星(Mars): 火星被稱為「紅色行星」,因為它的表面呈現紅色。火星有冰水存在,可能曾經有過液態水,因此被認為可能曾是生命的棲息地。火星有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

  5. 木星(Jupiter):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質量是所有其他行星總和的2.5倍。木星擁有眾多的衛星和一個由雲層組成的複雜大氣層,最著名的是大紅斑。

  6. 土星(Saturn): 土星以其美麗的光環而聞名,它是一顆氣態巨行星,質量僅次於木星。土星的大氣層主要由氫和氦組成,它擁有許多衛星,包括擁有複雜地形結構的泰坦。

  7. 天王星(Uranus): 天王星是一顆冰巨行星,它的軸傾斜極大,幾乎是躺在公轉軌道上運行的。天王星的大氣層主要由氫、氦和甲烷組成,擁有較弱的磁場。

  8. 海王星(Neptune): 海王星也是一顆冰巨行星,它的表面風速極高,可達每小時2,100公里。海王星的大氣層主要由氫、氦和甲烷組成,擁有強烈的磁場。

  9. 冥王星(Pluto): 冥王星在2006年被重新分類為矮行星,它是柯伊伯帶中的一顆天體。冥王星擁有五顆衛星,其中最大的是卡戎。

這些行星中,除了水星和金星外,其餘都有衛星環繞。此外,太陽系中還有許多其他的小行星、彗星和矮行星,如穀神星和鳥神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