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點心排行榜

香港點心(dim sum)是一種廣東飲茶文化,起源於廣州,後傳至香港和澳門,並在這些地區發揚光大。點心是一種包括各種小吃的餐飲形式,通常在早茶或午茶時間供應。點心種類繁多,包括餃子、燒賣、腸粉、叉燒包、奶黃包、榴槤酥等。以下是一些在香港非常受歡迎的點心:

  1. 燒賣(Siu Mai):以豬肉、蝦和荸薺為主要材料,外皮包裹,頂部撒上蝦籽。
  2. 叉燒包(Char Siu Bao):鬆軟的麵包內餡是甜味的叉燒肉。
  3. 腸粉(Cha Siu Cheung Fun):薄而透明的米漿皮包裹著豬肉、牛肉或蝦仁。
  4. 榴槤酥(Durian Puff):酥皮包裹著榴槤醬,外酥內軟。
  5. 奶黃包(Lai Wong Bao):奶黃餡的麵包,口感濕潤香甜。
  6. 蝦餃(Har Gow):以新鮮蝦肉為餡,外皮透明且韌性十足。
  7. 蒸排骨(Steamed Ribs):排骨事先醃製,蒸熟後肉質鮮嫩。
  8. 鳳爪(Fung Choi):醬油和香料醃製後蒸熟的雞爪,口感軟糯。
  9. 馬蹄糕(Water Chestnut Cake):以馬蹄(荸薺)為主要材料,口感清甜。
  10. 蛋撻(Egg Tart):酥皮或牛油皮包裹著香滑的蛋漿,烤至金黃色。

這些點心通常在茶餐廳、酒樓或專門的點心餐廳供應,顧客可以選擇「點心紙」上的菜單,或者直接在推車上挑選他們想要的點心。點心文化是香港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遊客體驗當地風味的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