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順拾葚異器的故事最早記載在哪裡

蔡順拾葚異器這個故事最早的記載是《二十四孝圖》。

蔡順,漢代汝南人。少年喪父,事母至孝。蔡順家境貧寒,常以拾葚、捕蝘蜒等物養母。一天,蔡順在山中拾到幾個桑椹,拿回家後,母親說:「這不是我們家的椹,顏色太紅。」蔡順回答說:「我采的是赤心桑椹,黑色的都是桑椹未熟。」後來蔡順母親去世,鄉里人以為孝行感動天地。故有「蔡順拾葚」之傳說。 如今湖南平江仍有「赤心孝子」之稱。 在杭州靈隱寺後山、高明寺,寧波金峨寺內均有一池曰「椹泉」。後以此為因,將小龍山 下、黃家道人殿左畔一水池命名為「葚池」。 南北朝時期庾信曾有詩作《養母閙飯》一詩,「蔡氏門中應有子,左遷之客自憐心。」讚美蔡順孝行。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果您還有疑問,建議諮詢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