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指南最新版

肝衰竭是指多種病因所引起的肝細胞大範圍壞死,導致肝功能進行性減退,引起以凝血障礙、黃疸、肝性腦病、腹水等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徵。由於病情兇險,病死率較高。以下是肝衰竭的部分診療指南:

以下是我國《肝衰竭診治指南(2019年)》的部分內容:

對於早期識別和預防是關鍵。對肝衰竭高危患者應積極控制基礎病因,改善肝臟炎症,阻斷惡性循環。應關注早期症狀,如皮膚瘀點、瘀斑,以及與疾病有關的深昏迷前兆等。

在診斷方面,應結合患者病史、症狀和體徵,以及相關輔助檢查進行綜合判斷。肝功能指標包括血清總膽紅素(TBIL)、凝血酶原活動度(PTA)等;病原學診斷包括A型肝炎病毒(HAV)、B型肝炎病毒(HBV)、C型肝炎病毒(HCV)、戊型肝炎病毒(HEV)等肝炎病毒抗原或抗體檢測;影像學檢查(B超、CT等)對了解肝臟形態及門脈血流情況有很大幫助。

在治療方面,由於患者常伴有細菌感染,可使用有效抗生素進行治療。若患者存在消化道出血等肝衰竭的常見併發症,可使用生長抑素或奧曲肽以控制出血。對於意識障礙患者,應注意預防肝性腦病的發生,並維持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此外,人工肝和肝移植療法也可用於治療肝衰竭。

請注意,以上內容不作為指導建議,僅作參考。若您或他人的親人患有肝衰竭,請及時就醫並遵醫囑。如果您對肝衰竭的治療和預防存在疑問,建議諮詢專業的醫生或醫院的肝病科。

最新版指南可能會隨著新的研究和臨床實踐的進展而更新,建議您參考權威醫學機構或專業醫療機構的最新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