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二十大環境挑戰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環境」的地方非常多,至少出現了66次,可謂字字千鈞、字字珠璣。但除了前文中已經提到的一些關鍵字外,還談到了如下的一些挑戰: 一是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躍升,必須科學把握建設規律,積極應對各類環境挑戰。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生態環境治理成效只是萬里長征邁出的第一步,仍需要繼續付出艱苦的努力。 二是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這些不確定性就包括各種環境挑戰。要努力掌握環境挑戰的規律,用科學的方法和科學的思維去應對,善於從風險挑戰中捕捉和創造機遇。 三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長期性、複雜性、關聯性強的重大問題,要強化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支撐,統籌謀劃區域協調發展、城鄉融合發展、陸海統籌發展,不斷開拓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四是深入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構建科學權威高效的生態文明監督制度體系。把生態文明建設全面納入制度軌道,要進一步加強環境法治保障體系建設。在執法檢查過程中也要落實新的環境保護法相關規定要求,深入實施執法大練兵,通過切實轉變思想理念,通過培養和提高一些重要問題的解決能力水平來深化新時代新形勢下的環境保護的各項新改革、新措施、新方法。 二十大提出新要求必須適應好運用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必須深刻認識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制度的顯著優越性。我們要通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完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生態環境保護的工作機制、發揮好政府的主導作用,同時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尤其是企業、社會組織、公眾等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凝聚起全黨全社會全社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合力。 總的來說,二十大環境挑戰主要涉及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治理、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等多個方面。應對這些挑戰需要我們加強制度建設、提高治理能力、加強社會參與等多方面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