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戲最早的淵源是什麼

皮影戲最早的淵源可以追溯到我國先秦時期。在陝西、山西等地,考古學家曾發掘出一些具有虎座馬形的皮影,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這些被稱作「虎座馬燈」的皮影,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早的皮影實物。在古代醫學專著《千金要方》中,也有關於皮影戲的記載:「影子燈,小兒患驚,喜著皮人。」古書《唐六典》記載更為詳盡:「凡京兆府所進京兆王公大功以上飲酒,則樂人管弦皆陳、歌舞並作、皮人戲、假人舞。」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燈光照射下由藝人用隔亮紙做成的框架操縱表演的民間戲劇。表演者在幕後一邊操縱剪影,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