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琮最早

玉琮是一種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時期的禮器,主要用於祭祀儀式。它是一種筒形的玉器,中間有孔貫穿,外形通常呈方形或矩形,有的也有圓形。玉琮的形狀和大小因時期和地區而有所不同,但它們通常都有精細的雕刻和紋飾。

玉琮最早出現在中國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大約在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間。它們在良渚文化(約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中最為著名,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今天的長江下游地區,如浙江北部和江蘇南部。良渚文化的玉琮以其精美的雕刻和複雜的設計而聞名,有些玉琮上刻有神人獸面紋,這是良渚文化特有的紋飾之一。

除了良渚文化,玉琮在其他新石器時代晚期和青銅時代早期的文化中也有發現,如龍山文化、紅山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等。這些玉琮在形狀和紋飾上各有特色,反映了不同地區文化的差異。

在商周時期(約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256年),玉琮仍然是重要的禮器,但它們的形制和用途可能有所變化。商周時期的玉琮通常與青銅禮器一起使用,作為貴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同時也是祭祀活動中與神靈溝通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