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與最樂課後練習答案

《最苦與最樂》的課後練習題的答案如下:

  1. 文章開頭就提出了「什麼是最苦的」這個問題,並舉了兩個例子,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①設定懸念,引起讀者的注意,促使閱讀的興趣。 ②由「最苦」這一範圍進一步限定「最苦」的程度,引出並界定本文的中心論點。

  2. 作者怎樣提出「什麼是最苦的」這一中心論點? 作者首先分析人們不想做事或做事失敗後的兩種極端心理,接著指出上述兩種人的痛苦還帶有間歇性,由此推出中心論點:「能將自己的憂樂置之度外,那自然是極盡人生之本然,然在現實生活里,卻也是一件最困難的事。」

  3. 本文除了舉例論證外,還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試舉例說明。 ①道理論證。如作者在文章中引用儒道兩家對人生苦樂的看法,從而證明了作者的觀點。 ②對比論證。如文章的第3、4、5小節,通過對比突出文章的中心論點。

  4. 「得了不肖的名,自然也是極頂之苦事,然在社會上,這樣的名聲,十居六七。」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一個人的品質才能為人們所稱讚,說明他少有和眾人相同的行為和思想,但因為別人的誤解而承受著種種痛苦;雖然被人恥笑和不理解是痛苦的,但自己在眾人的誤會面前也常採取與世無爭迴避態度,也同時放縱了人們對於自己的種種非議。因為事情做了就應該有承擔後果的勇氣。如果只是一味的忍讓,這樣會使得一些人也會習以為常而不思改過。從而使自己逃避責任。做事情就該敢於面對擔當!想做什麼就不要怕別人的閒話。有了成果也只能自己去背負享受。再說也有時會鬧些「褒貶倒置」的事情。「聞過則喜」未必就能使你受歡迎!適當注意交際方式也未必就是壞事!別人非議我奈何不了我何不勇於嘗試~… 。~有這樣一個悲壯的故事:文革時一個人因受迫害而死。死後閻王問其有何要求。他說:「我希望人們不要誤解我的妻子和兒子。」可見承受誤解的痛苦的人也大有人在。

  5. 為什麼說「一切境遇都有值得向好處走去之美德」?(結合原文) 文章最後引用莊子的樂處說所得結論:「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也就是說作者認為對待任何一種境遇都要找到其好的一面並習慣它形成自己的性格進而影響自己的命運。這也是對待人生的態度~。所以說不管對待怎樣的生活或工作都要從好的一方面去想,即使它是那麼的讓我們難受和無奈!只要把它想成好的,那麼你的人生也就不在無聊和痛苦了… 生活中有許多的苦難要勇於面對!但同時也要有一個好的心態…人生亦如此……!所以文章的標題是明智的!也是人生必經的一條路… 不過想想生活里的無奈我們也應該體諒長輩們那時的遭遇!也許這也是命運的一種吧!他們所受的苦難也就見怪不怪了…。

以上只是參考答案,具體題目可能有所不同,請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