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粒子加速器

最早的粒子加速器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當時科學家們開始探索電場和磁場如何用於加速帶電粒子。第一個粒子加速器是1919年由英國物理學家歐內斯特·盧瑟福(Ernest Rutherford)和他的團隊在曼徹斯特大學開發的。這個裝置被稱為「回旋加速器」,它使用磁場使帶電粒子(通常是質子)在一個圓形路徑中旋轉,同時電場被用來增加粒子的能量。

盧瑟福的回旋加速器是一個開創性的設備,它允許科學家們研究原子核的性質,並發現了一些基本粒子,如質子和中子。然而,這個早期的加速器相對較小,能夠提供的粒子能量有限。

隨著技術的進步,粒子加速器的大小和複雜性都得到了顯著的增加。20世紀中葉,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前身——質子同步加速器(PS)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建成,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之一。

今天,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是位於瑞士和法國邊境的LHC,它於2008年開始運作。LHC是一個環形加速器,周長約27公里,用於高能粒子碰撞實驗,以探索物質和宇宙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