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的行星的探測

人類探測到的最小行星是開普勒-37b(Kepler-37b),它是由美國宇航局(NASA)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發現的。開普勒-37b是一個位於天琴座、距離地球約210光年的太陽系外行星。

開普勒-37b的直徑約為地球的0.33倍,質量還未確定,但估計它比月球稍大一些。這使得它成為當時已知的最小的系外行星,也是第一個被發現的直徑小於地球的系外行星。開普勒-37b的母星開普勒-37是一顆類似太陽的恆星,但比太陽小且溫度低。

開普勒-37b的軌道周期非常短,只有13個地球日,這意味著它與其母星的距離非常近,因此它的表面溫度極高,不適合生命存在。這顆行星的發現增強了科學家對小行星搜尋的信心,並為研究行星形成和演化提供了寶貴的信息。

自開普勒-37b發現以來,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許多其他小於地球的系外行星,但開普勒-37b仍然是已知最小的行星之一。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新的觀測工具的開發,預計未來將發現更多小行星,甚至可能發現與地球相似的宜居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