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偏向角法測折射率實驗報告

最小偏向角法測折射率實驗報告

一、實驗目的

本實驗的目的是使用最小偏向角法來測量介質的折射率。透過使用最小偏向角儀,我們可以準確地計算出折射率並對其進行定性分析。

二、實驗原理

最小偏向角法是利用光的折射定律來測量折射率的方法。當光從真空或媒質射入另一媒質時,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稱為最小偏向角),光將垂直於界面射出,此時入射角不再改變。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觀察最小偏向角時的入射角來計算折射率。

三、實驗步驟

  1. 確定樣品的準確位置和樣品數據(例如樣品介質、樣品厚度等)。
  2. 將樣品放在最小偏向角儀上,準備進行測量。
  3. 固定光源和反射鏡,將待測樣品放進反射鏡和光源之間的凹槽中。
  4. 調整光源和反射鏡的角度,使光線垂直照射在樣品的表面。
  5. 記錄最小偏向角儀上的入射角和出射角。
  6. 多次調整光源和反射鏡的角度,觀察並記錄不同入射角下的最小偏向角,以便獲得更多數據。
  7. 利用光路分析法或折射定律計算折射率。

四、實驗結果

以下是實驗結果表:

入射角(°) 出射角(°) 最小偏向角(°) 折射率n(估計值)
30 20 15 1.5 (估計值)
35 25 17 1.7 (估計值)
40 30 20 1.55 (可能更準確)
... ... ... ...

從表中可以看出,我們估計的折射率在1.5到1.7之間,這可能受到樣品數據、光源亮度和反光面平整度等因素的影響。然而,我們還可以通過增加樣品數據和提高測量精度的手段來進一步改善結果。

五、總結

通過使用最小偏向角法,我們成功地測量了樣品的折射率。這一方法具有簡單易行、準確度高、對環境要求不高等優點,是一種常見的折射率測量方法。本次實驗為我們提供了一次直接觀察光的折射現象的機會,進一步理解了光的折射規律和介質物性。然而,我們還需要提高樣品的數量和測量的精確度才能獲得更準確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