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中餅由來

最中餅(もなかおかけ)是日本的一種傳統點心,起源於江戶時代。最中餅的由來可以追溯到當時的京都,據說是由一位名叫最中的僧人所創作的。最中餅的特色是在兩片薄薄的餅乾中間夾著紅豆餡,形狀通常是圓形或半球形。

最中餅的製作過程相當講究,首先需要將麵粉、水、糖和油混合,製成麵團,然後擀成薄片,再切成圓形或半球形。接著,將這些薄片烤至金黃色,成為最中餅的外皮。最後,將紅豆餡填充在兩片外皮中間,最中餅就完成了。

最中餅不僅是日本傳統的點心,也是節慶時的必備食品,如盂蘭盆節、中秋節等。在這些節日裡,最中餅常常會被用來祭祀祖先或神明,或是作為禮物贈送給親友。此外,最中餅也是日本茶道中的一種常見點心,常常搭配抹茶一起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