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累托最適度

帕累托最適度(Pareto Optimality)是一個經濟學概念,由義大利經濟學家維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在20世紀初提出。這個概念用來描述一種資源配置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任何改變都不會使至少一個人的狀況變好而不使其他人的狀況變壞。換句話說,帕累托最適度是指在經濟體系中,所有進一步的改變都不會讓整體福利增加。

在經濟學中,帕累托最適度通常用來評估政策或市場結果的效率。如果一個經濟體的資源配置已經達到帕累托最適度,那麼任何試圖改進某人狀況的嘗試都必然會使另一個或多個人的狀況變差。這種情況也被稱為「無效率」,因為存在著未被利用的潛在改進空間。

帕累托最適度的概念是微觀經濟學和一般均衡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為經濟學家提供了一個評估資源分配效率的標準。在實際應用中,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通常尋找「帕累托改進」,即那些能夠至少提高一個人福利而不損害其他人福利的政策變動。如果一個經濟體存在帕累托改進的機會,那麼它還沒有達到帕累托最適度,這表明存在著提高整體福利的潛在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