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十大外來入侵種

台灣的外來入侵種並沒有官方的「十大」排名,但有一些常見的入侵種生物被認為對當地生態系統和經濟造成負面影響。這些入侵種可能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以下是一些在台灣被認為是入侵種的生物:

  1. 非洲大蝸牛(Achatina fulica):這種大型蝸牛原產於東非,但已在全球多個地方成為入侵種。它們會破壞農作物和本地植物,並且可能攜帶寄生蟲。

  2. 福壽螺(Pomacea canaliculata):另一種對農作物有害的入侵種螺類,原產於南美洲,但已在亞洲和其他地區造成農業損失。

  3. 美國白蛾(Hyphantria cunea):這種害蟲原產於北美洲,但已在亞洲等地成為入侵種,對森林和農作物造成破壞。

  4. 巴西龜(Trachemys scripta):這種龜原產於北美洲,但作為寵物引入後逃逸或放生,已在台灣和其他地方建立野外族群,可能影響本地生態。

  5. 綠鬣蜥(Iguana iguana):這種大型蜥蜴原產於中南美洲,作為寵物引入台灣後,野外族群對農作物和本地生物造成威脅。

  6. 牛蛙(Rana catesbeiana):這種大型蛙類原產於北美洲,但已在台灣和其他地方成為入侵種,對本地兩棲動物和農作物構成威脅。

  7. 銀合歡(Leucaena leucocephala):這種植物原產於中南美洲,但已在台灣和其他地方成為入侵種,對本地植物競爭和改變土壤性質。

  8.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這種植物原產於中南美洲,但已在台灣和其他地方成為入侵種,覆蓋地面並壓制本地植物生長。

  9.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這種植物原產於北美洲,但已在台灣和其他地方成為入侵種,改變濕地生態和影響漁業。

  10. 松材線蟲(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這種線蟲會導致松樹枯萎病,對台灣的松樹林造成嚴重破壞。

這些只是部分例子,實際上還有許多其他的外來入侵種在台灣和世界各地造成問題。為了應對這些入侵種,台灣政府和其他機構採取了監測、控制和防治措施,以保護本地生態和經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