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佛教的最高學府和學術中心

古印度佛教的最高學府和學術中心是那爛陀大學(Nalanda Mahavihara),它位於今印度比哈爾邦的巴特那(Patna)附近。那爛陀大學成立於公元5世紀,是古代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學術中心之一,也是當時印度次大陸最重要的教育和研究中心之一。

那爛陀大學在古代印度和亞洲的佛教文化、哲學和學術發展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它吸引了來自印度各地以及鄰近國家的學生和教師,包括斯里蘭卡、緬甸、泰國、中國和西藏等地的佛教徒。大學的課程包括佛教哲學、佛經解釋、邏輯、醫學、天文學和藝術等。

那爛陀大學最著名的學者和導師包括龍樹菩薩(Nagarjuna)、無著菩薩(Asanga)和世親菩薩(Vasubandhu)等。這些學者的教學和著作對佛教哲學和學術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那爛陀大學在公元12世紀末期被入侵的伊斯蘭軍隊破壞,其學術活動因此中斷。然而,它在印度和國際佛教徒中保持著崇高的聲譽,並且在20世紀後期,隨著那爛陀國際大學(Nalanda University)的建立,它再次成為教育和學術的中心。新的那爛陀國際大學旨在復興古代那爛陀大學的精神,並提供跨學科的教育課程,以促進亞洲和世界各地的文化和學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