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為圓心的電子圓周運動的最小半徑是什麼

原子核為圓心的電子圓周運動的最小半徑通常被稱為「原子半徑」,但這個概念並不是一個精確的物理量,因為電子並不是像行星一樣繞原子核做圓周運動。在波爾的原子模型中,電子被視為在特定的殼層上繞原子核運動,而這些殼層被稱為「能級」。在每個能級上,電子有一系列的可能軌道,這些軌道並不是像古典力學中的圓形或橢圓形軌道,而是量子力學中的機率密度分布。

然而,為了方便描述和計算,科學家們使用了一些近似的半徑來描述原子的尺寸。其中一個常用的近似是「波爾半徑」,它是由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波爾在發展他的原子模型時提出的。波爾半徑是根據波爾的模型計算出來的,它表示的是電子在最低能級(基態)時的軌道半徑。

對於氫原子(只有一個電子的原子),波爾半徑可以近似地表示為:

[ r_n = \frac{n^2}{Z} ]

其中,( r_n ) 是能級為 ( n ) 的電子軌道的半徑,( Z ) 是原子序數(對於氫原子,( Z = 1 )),( n ) 是能級數。在最低能級(基態,( n = 1 ))時,波爾半徑為:

[ r_1 = \frac{1}{Z} ]

對於氫原子,這個值約為 ( 52.9 ) 皮米(pm,1 皮米 = 10^-12 米)。這個數值並不是一個精確的物理量,因為它基於一個簡化的模型,而真實的電子軌道是量子力學機率密度分布。

在量子力學中,原子的大小通常用電子機率密度分布來描述,這是一個更加複雜的概念,涉及到電子雲的形狀和電子在不同的軌道上的機率。因此,原子半徑並不是一個精確的物理量,而是一個近似的描述原子尺寸的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