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常用穴位

中醫穴位眾多,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穴位:

  1. 百會穴(Baihui):位於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有清腦醒神、昇陽固脫的作用。

  2. 太陽穴(Yangguan):位於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後約一橫指的凹陷處。有疏風解表、清肝明目的作用。

  3. 風池穴(Fengchi):位於後頸部,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有疏散風熱、清頭明目的作用。

  4. 合谷穴(Hegu):位於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有清熱解表、鎮痛開竅的作用。

  5. 足三里穴(Zusanli):位於小腿外側,膝蓋下三寸,腓骨外側一橫指處。有健脾和胃、強壯身體的作用。

  6. 內關穴(Neiguan):位於前臂掌側,腕橫紋上兩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有寧心安神、和胃降逆的作用。

  7. 三陰交穴(Sanyinjiao):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三寸,脛骨後緣。有健脾益氣、調經止帶的作用。

  8. 湧泉穴(Yongquan):位於足底,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有清熱降火、寧心安神的作用。

  9. 太沖穴(Taichong):位於足背,第一、二跖骨結合部前的凹陷處。有疏肝理氣、清肝明目的作用。

  10. 關元穴(Guanyuan):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三寸。有補腎壯陽、溫通經脈的作用。

這些穴位在中醫治療和保健中套用廣泛,但使用時應根據個人情況和專業醫生的建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