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如何取得北方最強大的諸侯授權

公孫瓚(?—204年),字伯珪,東漢末年幽州涿郡人,是東漢末年的一位軍閥。他並不是北方最強大的諸侯,但他在北方有一定的勢力。公孫瓚的崛起與其對抗黃巾軍和北方遊牧民族的戰功有關。

在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爆發,各地群雄割據,紛紛起兵自保或擴張勢力。公孫瓚在這個動蕩的時期,以幽州刺史的身份,成功地擊退了入侵的烏桓和鮮卑等遊牧民族,並在與黃巾軍的戰鬥中取得了一定的勝利,這使得他在北方有一定的聲望和實力。

公孫瓚的勢力範圍主要在幽州一帶,他與當時的北方強權袁紹、袁術兄弟有一定的聯繫和衝突。在官渡之戰(200年)前後,公孫瓚與袁紹發生了激烈的爭奪,最終在204年,公孫瓚在袁紹的攻擊下兵敗自殺。

因此,公孫瓚並未成為北方最強大的諸侯,他在北方的勢力與影響力相對於袁紹、曹操等來說要小得多。他的授權和地位主要是通過對抗外敵和在地方上的軍事勝利來取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