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最早的《圣經》中譯本

最早的《聖經》中譯本可以追溯到13世紀,當時蒙古帝國的統治者忽必烈邀請了天主教傳教士盧溝橋(Lojou)來到中國。盧溝橋將一些《聖經》經文翻譯成了蒙古文,但這些翻譯並不是直接從希臘文或希伯來文原文翻譯過來的,而是從蒙古語翻譯過來的。

在16世紀,隨著基督新教傳教士的到來,《聖經》的中文翻譯工作開始了。第一位進行《聖經》中譯的基督新教傳教士是馬丁·路德的學生,德國傳教士馬提亞斯·提勒(Matthias Teusner)。他在1545年將《新約聖經》的一部分翻譯成了中文,但這部翻譯並沒有出版。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隨著西方列強的擴張,更多的傳教士來到中國,《聖經》的中文翻譯工作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其中最著名的是馬禮遜(Robert Morrison)的翻譯。馬禮遜是英國倫敦傳道會的傳教士,他在1807年來到中國,並在1823年出版了第一部完整的《新約聖經》中譯本。接著,他在1825年出版了《舊約聖經》的中譯本,這是最早的《聖經》完整中譯本。

隨著時間的推移,《聖經》的中文翻譯版本越來越多,包括和合本、現代中文譯本、新標點和合本等。這些翻譯版本在語言和風格上各有特色,但都是為了讓中國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聖經》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