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動物最常用用于基因敲除

基因敲除(Gene Knockout)是指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將某個特定基因從生物體的基因組中除去或使其失去功能。這種技術通常用於研究基因的功能,以及它在生物體生長、發育和疾病中的作用。

在實驗室中,基因敲除技術最常用於小鼠等模式生物。小鼠被廣泛用於生物醫學研究,因為它們與人類在基因組上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而且它們的繁殖周期短,成本相對較低。通過將突變基因引入小鼠的基因組中,科學家可以創造出基因敲除小鼠模型,這些模型可以用來研究人類疾病的機制,以及測試潛在的治療方法。

除了小鼠,基因敲除技術也已經應用於其他模式生物,如果蠅、斑馬魚和酵母等。這些生物各有其優點,適用於不同的研究目的。例如,果蠅繁殖快,成本低,適合進行遺傳學研究;斑馬魚透明,便於觀察胚胎發育過程;酵母則因其簡單的基因組和細胞周期而被用於研究細胞生物學和遺傳學。

在近年來,基因編輯技術,如CRISPR-Cas9,使得基因敲除變得更加高效和精確。這種技術不僅可以用於小鼠,還可以用於其他更難以操作的生物,如非人靈長類動物和農業動物。

總之,雖然基因敲除技術最初在小鼠中得到廣泛應用,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它已經拓展到許多其他物種,為生物學研究提供了強大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