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焊縫內部最常見的缺陷

焊縫內部最常見的缺陷包括:

  1. 氣孔:焊接過程中,氣體沒有完全排出而殘留在焊縫中形成的孔洞。

  2. 裂紋:焊接熱循環作用下,材料中的微裂紋擴展或新裂紋產生。

  3. 未熔合:焊縫中母材或填充金屬未完全熔化,導致焊縫未完全連線。

  4. 未焊透:焊接接頭未能完全熔透,存在未熔化的金屬層。

  5. 夾渣:焊接過程中,焊渣或其他非金屬夾雜物殘留在焊縫中。

  6. 偏析:焊縫金屬中化學成分的不均勻分布,可能導致硬度和強度變化。

  7. 焊瘤:焊接時,多餘的金屬堆積在焊縫之外,形成凸起。

  8. 咬邊:焊縫邊緣的母材被熔化並形成凹陷。

  9. 焊縫尺寸不符合要求:如焊縫寬度、高度或坡口角度不符合設計或規範要求。

  10. 熱影響區問題:焊接熱影響區中可能出現硬度變化、脆化或晶粒粗化等現象。

這些缺陷可能會降低焊縫的強度和耐久性,因此在焊接完成後通常需要進行無損檢測(如超音波檢測、射線檢測、磁粉檢測等)來確保焊縫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