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大武功

乾隆皇帝(1711-1799),即清高宗,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他在位時間長達60年,是清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乾隆皇帝在位期間,清朝國力強盛,文化繁榮,他在軍事上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被稱為「乾隆十大武功」。

乾隆十大武功通常指的是乾隆皇帝在位期間所取得的十次軍事勝利,它們分別是:

  1. 平定準噶爾:乾隆年間,清朝兩次出兵平定準噶爾部,最終在1757年徹底消滅了準噶爾汗國。

  2. 平定回部:1758年至1759年,乾隆皇帝派兵平定了新疆的回部(維吾爾族)起義。

  3. 平定大小金川:1747年至1749年,乾隆皇帝平定了四川的大小金川土司的叛亂。

  4. 平定台灣林爽文起義:1786年至1787年,乾隆皇帝鎮壓了台灣的林爽文起義。

  5. 平定甘肅回民起義:1781年至1784年,乾隆皇帝平定了甘肅的回民起義。

  6. 平定苗疆:1795年至1796年,乾隆皇帝平定了湖南、貴州等地的苗民起義。

  7. 兩次金川之役:乾隆皇帝在位期間,曾兩次出兵征討金川地區的土司,最終在1776年平定。

  8. 平定緬甸:1765年至1769年,乾隆皇帝派兵征討緬甸,最終雙方議和。

  9. 平定安南:1788年至1789年,乾隆皇帝派兵征討安南(今越南),最終迫使安南稱臣納貢。

  10. 平定尼泊爾:1790年至1792年,乾隆皇帝派兵征討尼泊爾,最終迫使尼泊爾簽訂條約,成為清朝的藩屬國。

這些軍事勝利鞏固了清朝的疆域,加強了中央集權,但同時也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乾隆皇帝晚年的統治逐漸走向腐敗,導致了社會矛盾的積累,為後來的動盪埋下了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