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因子法最尤法

主因子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是一種統計方法,用於減少數據集的維度,同時保持數據的最大部分變異。這種方法通過將數據投影到新的正交坐標系(稱為主因子)上來實現降維。在這個新的坐標系中,第一個主因子解釋了原始數據中最大的變異,第二個主因子解釋了剩下的最大變異,依此類推。

PCA的基本步驟如下:

  1. 中心化:將數據集中的每個變數(特徵)減去其平均值,以使數據集的均值為零。
  2. 計算協方差矩陣:計算中心化後的數據集中的每個變數兩兩之間的協方差。
  3. 計算協方差矩陣的特徵值和特徵向量:特徵值對應於協方差矩陣的每個特徵向量,表示該特徵向量所對應的變異程度。
  4. 選擇最大的特徵值對應的特徵向量:這些特徵向量代表了數據集中最重要的變異方向。
  5. 將原始數據投影到主因子空間:通過線性組合原始變數來構建新的主因子,這些主因子是正交的。

PCA的最優方法通常是指選擇多少個主因子來保留數據的最大部分變異,同時減少冗餘和噪聲。這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來實現:

  1. 特徵值閾值法:保留那些特徵值大於某個閾值的特徵向量。特徵值大的主因子解釋了更多的數據變異,因此可以通過設定閾值來選擇最重要的主因子。
  2. 累計方差貢獻率法:保留那些累計方差貢獻率超過某個百分比的主因子。方差貢獻率是每個特徵值與其總和的比值,累計方差貢獻率則表示了所有保留的主因子所解釋的變異比例。
  3. 交叉驗證法:通過將數據集分成訓練集和測試集,使用訓練集來選擇主因子,然後在測試集上評估模型的性能。這種方法可以避免過擬合,並確保選擇的PCA模型在實際套用中表現良好。

選擇最優的主因子數量取決於具體的套用和數據集。通常,人們會嘗試不同的主因子數量,並基於模型的性能、解釋性和數據可視化等因素來做出最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