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保健十大穴位

中醫保健的十大穴位並非固定不變,因為中醫的治療和保健方法因人、因病而異,而且不同的流派可能有不同的觀點。然而,有一些穴位被普遍認為對於保健和治療非常有用。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穴位,它們通常被用於保健和緩解各種不適:

  1. 百會穴(Baihui):位於頭頂正中央,有助於改善頭痛、失眠和神經衰弱。

  2. 足三里穴(Zusanli):位於膝蓋下方的小腿外側,有助於增強消化系統功能和提高免疫力。

  3. 三陰交穴(San yin jiao):位於小腿內側,腳踝上方三寸處,有助於調節月經不調、失眠和消化問題。

  4. 內關穴(Neiguan):位於手腕橫紋中央,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有助於緩解心悸、胸悶和消化不良。

  5. 合谷穴(Hegu):位於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有助於治療頭痛、牙痛和感冒。

  6. 太衝穴(Taichong):位於足背,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有助於緩解情緒不穩、頭痛和肝臟問題。

  7. 風池穴(Fengchi):位於頸部,後枕骨下方,有助於緩解頭痛、頸痛和眼睛疲勞。

  8. 曲池穴(Quze):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有助於治療高血壓、皮膚病和上肢不適。

  9. 關元穴(Guanyuan):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有助於增強性功能、改善月經不調和不孕症。

  10. 湧泉穴(Yongquan):位於腳底,腳趾向內彎曲時,足心出現的凹陷處,有助於改善失眠、高血壓和頭痛。

這些穴位通常通過針灸、按摩、溫灸或按壓等方式刺激,以達到治療和保健的效果。在使用這些穴位進行自我保健時,建議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全全和有效性。